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97.61
  • 學位論文

臺灣筏具排仔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戴寶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臺灣身為一個海洋國家,海洋史研究是重要一環,排仔是台灣漁民所熟悉的水上交通工具,直至今日在各港口中亦常見排仔的身影,自然是海洋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本文便以排仔為主題,藉由文獻整理、口訪調查等,試著釐清臺灣排仔的歷史發展與區域特色。 本文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為緒論外,又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為「排仔的歷史演變」,主要著重於排仔的歷史發展脈絡,其中按照排仔的發展而將其分為第二章發韌期、第三章延續與衝擊時期以及第四章轉變期三大階段。在發韌期部分,主要著眼於早期臺灣排仔的發展,一方面利用目前考古發掘資料與南島民族的研究來推測,另一方面則從早期西人、漢人及民間傳說中來建構當時臺灣排仔的樣貌與使用情形。在發展與延續期部分,則是利用清代與日治時期留下的大量文獻的整理、耙梳,進一步指出當時排仔在清代臺灣社會使用的多面向。在轉變期部分,主要藉由報紙記載、口訪調查,探討排仔在面臨戰後動力漁船的衝擊下,如何尋求自身的蛻變,結合石化工業,一方面復古出擊、一方面配合地利,使得排仔在今日台灣社會中依舊佔有其一席之地。 此外,鑑於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差異,第二部分主要探討「排仔的區域特色」,由於沿岸與內水面自然環境、條件不同,使得其所使用的排仔自然在造型上也有所差異,因此將其分為第五章沿岸排仔以及第六章內水面排仔兩個段落。在沿岸排仔部分,依臺灣沿岸的環境不同,又分為北、西、東三部分,進行討論,說明區域自然條件對排仔使用、製作有一定的影響外,亦討論區域居民使用排仔的方法以及排仔與居民生活的關係等。在內水面排仔部分,因河川、湖潭、水庫的自然環境與沿岸有所差異,因此影響所及,使得內水面所使用的排仔在製造方式、樣式以及使用方式上,均都沿海的排仔有所差異。 第七章結論則是對於前面幾章的研究成果作一總結。

關鍵字

海洋史 筏具 排仔 船舶 區域特色

參考文獻


李文環,〈失落的小上海—戰後初期的布袋港研究(1945-1949)〉,《臺灣風物》51:4。
李玉芬,〈黑潮對綠島早期涉外關係的影響〉,《東台灣研究》3(1998),頁81-101。
林復原著、黃宣衛編譯,〈我的蕃社生活〉,《東台灣研究》3(1998),頁147-194。
胡興華,《話漁台灣》,台北: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2000。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被引用紀錄


蔡育真(2014)。淡水河流域渡口空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280720140905180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