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224
  • 學位論文

道教正一派鳳凰天師壇之儀式與音樂研究

A Study of Taoist Cheng-Yi Feng-Huang Tian-Shi-Tan of Rite and Music

指導教授 : 呂錘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新竹,是筆者自小生長的地方,欲藉本論文對現行道教文化在新竹地區的現象有所 探究與記錄。觀察對象為今設籍新竹縣新豐鄉,葉金石道長為主壇之鳳凰天師壇。 筆者設定以專家訪談、實地調查、資料歸納等三方向來進行研究。其一專家訪談以 葉金石道長為對象進行其師承的記錄及營務、傳承現況的瞭解;其二實地調查為記錄科 儀法事的現況;最後就所訪談及採錄的影音樂譜作整理記錄。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份。第一章,天師壇概述,記錄該壇之道法傳衍沿革、主壇道長、 助壇道士及樂師等之學習歷程和其特點。第二章,鳳凰天師壇持有之演法物件,為神像 畫、法器及抄本留下寶貴圖像及記錄。第三章,儀式特色及法事分析,記錄『臺北縣金 山財神廟五朝圓醮』、『桃園縣新屋鄉保生宮己丑年五朝祈安福醮』、新竹縣竹東鎮賴姓 家祠新建落成之『安龍謝土法事』、新竹縣竹北市何氏祖塔翼雲塔新建落成『安龍謝土 法會』以及醫療類法事「補運及解將軍箭」等。記錄方式包含儀式流程、內容、空間、 運用品及參與者。第四章,儀式音樂之運用,筆者採錄《誦經懺法事》、《賽良還愿科儀》 及《普度科儀》之宣行內容。記錄方式以儀式進行為主脈絡,依序將運用之道曲、科介、 行進空間、手印、口訣等等依其步驟做全盤記錄。道曲唱腔之特點,除說明道曲起音音 高、速度及運用的變化性外,進一步分析唱唸法中加詞、疊唱,以及字與曲調的運用關 係。

參考文獻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楊秀娟。〈道教正一派普度法事及其唱腔研究 以朱堃燦道長為對象〉。國
黃佳琪。〈道教打城儀式之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一、 實地調查影音資料
時  間 儀 式 內 容 地  點 主壇道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