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00.42
  • 學位論文

《商務官報》與清季經濟資訊網絡(1903-1911)

指導教授 : 林滿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商務官報》,為1906年清朝中央部會所出版的第一份機關報。該報除刊載各項與經濟事務相關的章程、與官方文告外,更大篇幅刊載中國駐外使館的商務報告、海內外商會的商務調查,以及地方行政機關的經濟調查報告。此外尚轉載大量西、日文報刊,與官方出版品。內容以介紹產業新知、市場動態與國際商情為主。當中引介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更是研究為近代商學知識轉型,所不能忽略的個案。 《商務官報》的出版,除象徵商部振興實業的企圖心,也代表主筆的新知識份子,已能夠利用官方行政資源,無償取得各項產業訊息,並加以編集出版。若非中國行政產業調查體系,與資訊交流機制,已能提供足夠的資訊量,《商務官報》便難以為繼。因此本論文欲藉由《商務官報》此一媒體,窺探商部與農工商部此專責機構出現後,中國建立海內外經濟資訊網絡的過程與樣貌。 以下將本論的內容架構,分述如下。除首尾兩章為緒論與結論外,計分為三章。第二章〈《商務官報》的創辦與經營〉,由中央官報的設立背景切入,討論中央實業報刊的創設動機。再分析商部設立初期,以官商合辦方式刊行的《商務報》,其特色、人事與內容。並比較《商務報》,以及1906年收歸官辦後的《商務官報》,在經營方式、刊物走向與內容方面的異同。最後針對《商務官報》核心專欄的內容加以分析,以突顯此刊物的特殊性。 第三章〈官報的資訊來源〉,首先還原總理衙門到外務部時期,海關、出使大臣與領事報告的制度發展,剖析中國進入國際家庭之後,外交部門所建立的海外資訊系統。其次再剖析農工商部成立後,官方經濟部門如何透過自身的籌建,以及與其他部會的合作,再配合海內外民間組織的協助,建構完整的官方產經資訊網絡。 第四章〈經濟資訊的傳播與成效〉,將疏理《商務官報》撰稿者與各界的人際網絡,釐清《商務官報》的真實性質。再透過分析該報的人際網絡與書寫方式、流通方式與轉載情形,檢視《商務官報》的實際效能。最後簡述西方經濟學傳入中國的梗概,並分析《商務官報》所引介經濟學的學派,是否能達到其章程設計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外交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柏克(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臺北:麥田,2003。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
王鴻泰,〈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明代研究》,12(2009),頁41-92。
林滿紅,〈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與香港經濟關係的變化:亞州與世界關係調動之一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6(2001),頁45-1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