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80.244
  • 學位論文

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是一篇有關地區空間性轉變的研究,以歷史脈絡發展為經,社會—空間發展為緯,探討板橋地區自清代開發以來,歷經日治時期殖民統治,至國民政府遷台光復後迄今空間特性的變化。文中由各時期政治、經濟、意識型態諸社會結構要素間的運作互動關係,來瞭解其發展歷程,而景觀乃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涵構,景觀意義的生產必然關乎其生產過程與社會實踐,因此,景觀本身即是一地空間性的表徵,成為本文探討空間特性時最佳的切入點。本文藉由外顯可見的視覺脈絡(景觀)與內蘊之社會脈絡(社會結構),並以社會與空間是互為辯證、相互影響之觀點,來探究板橋各階段的空間特性,此空間特性的形塑與轉變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清領時期,板橋的空間性主要由「拓墾空間」轉變為「文治空間」。清代的板橋在林成祖招佃開鑿大安圳後,「拓墾空間」發展達到高潮,大安圳是當時板橋「拓墾空間」中最重要的景觀,它的鑿修間接加速板橋早期聚落的空間墾殖,而此時具實質支配地方發展力量的即是帶頭鑿圳的地主豪強林成祖。其後林成祖勢力漸弱,被林本源家族所取代,政治上,在林家主導下建立的「枋橋城」,構築一個保衛漳州人的具體空間形式,板橋遂成為臺北盆地內漳州人的領導核心;經濟上,林家帶動手工業、物品交易等相關商業活動;文化上,林家成立的大觀書社是引領板橋進入「文治空間」的關鍵點,將枋橋由械鬥下的武質空間轉變為「文治空間」。清代後期的林家確立板橋聚落傳統形貌的塑立,對板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影響至鉅。 日治時期,政治面向的支配力量被重新解構再建構,日本殖民勢力進入,以其絕對政治力改造了整個社會結構與空間意義、功能和形式,在此之下板橋呈顯出「殖民空間」特性。政治上,日人為便於統治廣設警察派出所,並善用保甲制度,建構「警政威權空間」。意識型態方面,意圖透過實質空間形式的改造,間接達成意識上的重塑,如枋橋城牆的拆除,枋橋地名的更改,並以教育為手段,進行人民思想的改造運動,一方面切斷臺灣與傳統中國文化的關聯,一方面強化日本化、皇民化意識。經濟上,呈現出「經濟殖民空間」的特性,由板橋此時香花、甘蔗與蓬萊米的大量生產與栽培觀之,乃是為了配合殖民母國之利益或島都臺北市的發展,以國家權力的行政統治遂行農業發展之控制,並加強交通建設(縱貫鐵路),便於進行資源掠奪,深具殖民經濟的壟斷性空間性質,但另一方面也奠定日後板橋發展之基石。日治時期的板橋在殖民關係下建構,都市過程本身成為殖民政府遂行政治、經濟與意識型態控制的部分過程。 戰後,政治面向的支配力量再次地被重新解構與再建構,日人戰敗退出臺灣,國家政府播遷來臺,但日治時期日人的建設奠定板橋現代化發展之基礎,仍對之後的板橋具潛在影響力。隨著政治支配者與國家統治邏輯的不同,板橋的都市意義、功能與形式再次轉變。戰後由於工業化與大量城鄉移民進入,板橋都市化快速,共同形構出「都市化空間」的發展。大量移入的城鄉移民,改變板橋原先的人口組成與生態,構成都市發展的另一股力量,板橋被重構為一個新的「移民都市」,原有的聚落結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且密集的住宅景觀及其形式變遷,並由於戰後國家政策的考量與行政地位的落差,板橋在都市發展與市政建設上呈顯出「邊緣」性格。都市的具體空間成為移民生產與再生產的基底,但同時空間在大量人口擠壓下,都市問題叢生,並且在邊緣特性的無法及時解決下持續蔓延開來,影響都市整體成長與發展,形成都市危機。「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作為一個新社會空間形式,帶給板橋無限的希望和契機,也替板橋的未來發展投入一個未知的變數。 板橋的空間意義、功能與形式歷經不同階段不斷地被建構、解構與再建構。經由動態的都市發展過程中社會結構與地表景觀象徵意涵的分析,解析板橋不同發展階段中的空間特性,影響其空間性轉變的主要支配性力量在清代初期是開鑿大安圳的地主豪強—林成祖,後期是仕紳階級—林本源家族;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是絕對的政治權力;光復後則受到國家政策與地方領導份子較大影響,但近年來市民力量亦逐漸展現中。 我們由板橋的歷史與社會結構變遷過程,透過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型態等各層面,看到景觀如何被賦予意義,「空間性」如何在景觀與社會結構中呈顯其特性。

關鍵字

板橋 空間 景觀 社會結構 殖民 都市化

參考文獻


交通年鑑編輯委員會
1955 〈臺灣之香花〉,《臺灣之花業》,臺灣研究叢刊第31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89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1958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灣研究叢刊第59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91a 〈建築論述中空間概念之變遷:一個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5:1-20。

被引用紀錄


李薔(2013)。以基礎設施地景營造永續都市村落-以板橋浮洲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742
潘楚婷(2007)。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2666
蔡育真(2014)。淡水河流域渡口空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28072014090518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