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6.159
  • 學位論文

中小企業產業再結構對地方之衝擊—以和美地區紡織業為例

指導教授 : 楊宗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中小企業產業再結構對地方之衝擊—以和美地區紡織業為例 指導教授:楊宗惠 研 究 生:王瓊足 論文內容:(共一次、約九萬字,以六章分述之) 摘 要 英國工業革命以後,使製造業活動成為一種國際分工的現象,其中紡織工業更是現代化工業的起始產業。隨著技術的擴散,歐洲、美國及日本的棉紡織工業也逐漸興起;1960年代以後,資本家更將標準化產品轉移至工資較低廉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生產,而形成新國際分工的生產模式,1980年代則再度因工資問題而發生轉移。 台灣紡織業的發展一直深受全球經濟體系變動的影響,1960年代以後,臺灣開始扮演新國際分工體系中「加工出口基地」的角色,1970年代已成為世界四大紡織品輸出國之一。但此時國內勞工開始出現結構性短缺,因此在中山高速公路完成之後,島內開始出現區域性分工。和美地區因具有紡織勞動的歷史背景,使其得以因擁有專業化勞動力,再度被強化成為臺灣織布業聚集的專業化生產區域,以協力網絡的彈性生產模式被整合進入國際經濟體系,生產標準化的低級工業用布為主。紡織業的發展為1970∼80年代的和美地區帶來極繁榮的景象;198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面臨勞工短缺、資金不足、匯率變動與東南亞、大陸興起的危機,而使紡織業面臨再結構的情景。面對紡織業再結構的現象,和美地區的紡織業者除不及10家有至大陸投資外,多留在當地以以關廠或縮小生產規模、更新織機、改變生產網絡與引進外勞等方式來因應產業的再結構。其中關廠的廠商以家庭式工廠為主,其因資本額小、無力更新織機,而逐漸被淘汰﹔中小型廠商若資本額充足、企業主年輕、知識水準高、有企圖心,在資訊取得逐漸快速的情況下,多傾向於更新織機與引進外勞的方式取代勞工之短缺,而為降低生產風險,亦逐漸強化生產網絡的穩定性,產量的增加則不但不再依賴外包廠的產量代工,亦改採直接買賣的方式整合進入生產網絡。在主要生產品方面,由於臺灣化學纖維業的蓬勃發展,而獲得提升在世界紡織品中的位階,亦即在結構的困境亦為紡織業帶來升級的契機。 和美地區在面臨主要產業再結構的同時,其本身亦發生再建構的現象:1.由於原有工業中心地價上漲而邊區移動,但為取得原有的聚集經濟效益、並考量台中港未來的發展性,仍多以和美地區為其新廠址的所在地。2.關廠或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工面臨再就業的問題,其中年齡、技術、資本多寡與人際網絡是影響其再就業的主要原因。3.當地社區人文景觀則出現人祭網絡的再建構、廠、家分離及社區趨於靜滯的現象,更陰紡織業逐漸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使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漸降低。

參考文獻


12. 王連常福等,1991,現代經濟問題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2. 企業行動研究群,李嘉進譯,1996,日本企業的適應力,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7. 吳連賞,1990,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及其環境結構的變遷,台北:文化地學研究所博論。
38. 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1992,台灣中部區域產業發展調查研究報告,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被引用紀錄


陳慶諺(2006)。后里地區與功學社的薩克斯風產業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458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