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83.240
  • 學位論文

斯克里亞賓前奏曲作品11節奏、和聲、織度之探討與詮釋

指導教授 : 林明慧 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前奏曲為器樂曲的一種,主要作為樂曲的開端;同時,前奏曲也具有銜接樂曲的功能,接連著樂曲中的另一樂章,一組樂曲、或一首大規模的管弦樂作品;雖然前奏曲與其銜接的樂曲有相當大的關聯性,但在1 9世紀之前仍無固定的型式發展,因此當時的前奏曲在曲式及風格上富於多種變化。然而到了19世紀浪漫派時期,前奏曲發展成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受到巴羅克音樂時期(Baroque music 1600-1750)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前奏曲與賦格的影響,作曲家們都遵循此種前奏曲與賦格的創作形式並發揚光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作品35 的六首前奏曲與賦格、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B-A-C-H前奏曲與賦格以及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兩首管風琴的前奏曲與賦格等。 另一種前奏曲的形式則是受到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作品28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影響,作曲家們採用前奏曲集的形式;在這樣的前奏曲集形式中,每一首前奏曲各自獨立,不具有銜接樂曲的功能,主要是短小樂曲的集結。作曲家們不但遵循蕭邦前奏曲中樂曲獨立的特質,也多模仿其調性安排的方式,同樣地也以24個關係大小調依序排列的精神來著手,並以五度的調性循環為順序;當時以此創作的音樂家以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最知名。 然而到了19世紀末時,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kryabin, 1872-1915)、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Vasilyevich Rakhamaninov, 1873-1943)、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等人將前奏曲轉變成另一種特質,此時的前奏曲並不為賦格或其他樂曲之前奏,而成為以探索並發展單一動機、特殊技巧、甚至是以心情寫照的方式呈現,這樣的曲式設計,將前奏曲變為另一種形式而成為一般所說的個性小品,也就是散曲(Characteristic piece) 。 斯克里亞賓作品11的前奏曲就是以類似散曲的方式集結而成的。此組前奏曲完成於1895至1896年間巡迴演出的旅行;在這兩年期間,他總共完成了四十六首前奏曲,分別是作品11、作品13、作品15、作品16及作品17;然而這五組前奏曲中,只有作品11是以模仿蕭邦前奏曲二十四個大小調的調性安排組成。在斯克里亞賓書信中記載出,這些前奏曲並不是風景的描寫及典故的敘述,而是藉由音樂記載了他旅遊時的心境與經歷,在每一曲的下方斯克里亞賓都註寫上了時間、日期,這些前奏曲可說是他的音樂日記。 作品11的前奏曲,雖然為斯克里亞賓早期的作品,但其音樂表現不但融合了蕭邦的音樂特質,也已暗含了其個人的音樂特質─神秘主義,使得此組前奏曲蘊涵著纖細的氣韻與深刻的抒情性。斯克里亞賓音樂一向以其複雜的音樂手法及艱深的技巧傳達出其深遠的意境,一直是音樂家們躍躍欲試的作品,也是近年來斯克里亞賓的音樂蔚為流行的原因之一。由於斯克里亞賓節奏的靈活運用與設計,使其音樂律動更為纖細;他獨特的和聲語法,賦予其音樂濃厚的神秘特質,所以筆者在此以斯克里亞賓作品11前奏曲作為進入斯克里亞賓音樂的入門,以節奏、和聲探討其音樂特質,再以織度(Texture)的變化來探討此組前奏曲的音樂架構,從橫向的旋律線條與縱向的聲部關係來探討作品11前奏曲中斯克里雅賓的音樂風格,以協助演奏者更深入地詮釋出斯克里亞賓的音樂。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criabin Prelude Prelude Op.11

參考文獻


Paul Kay Ed. Alexander Skriabin 24 Preludes Op. 11, Edward B. Marks Music Company.
Randlett, Samuel. “Gongs and Moires.” Clavier (January 1972) 11-16.
Larue, Jan. Guidelines for Style 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70.
Scriabin, Alexander. Vladimir Sofronitsky Plays Scriabin, Vladimir Sofronitsky, piano. VVCD-97014, Vista Vera, 1997.

被引用紀錄


洪藜禎(2009)。斯克里亞賓《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及《第九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之樂曲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634
侯天玉(2010)。斯克里亞賓《第二號、第四號、第八號鋼琴奏鳴曲》之風格及詮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5231
黃貞妮(2011)。史克里亞賓鋼琴前奏曲作品十一詮釋報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59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