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7.103
  • 學位論文

2006年6月9日豪雨個案之模擬分析

指導教授 : 簡芳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2006年6月8日至6月11日梅雨鋒面滯留於台灣地區,在6月9日帶來大量的降水,造成中南部地區有嚴重的水災以及造成許多農作物的損失。為了解造成豪雨的原因以及鋒面滯留、北退的情況,我們使用WRF模式模擬此個案,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初始時間為2006年6月8日0600 UTC(Run1),分析鋒面降水、滯留、北退的情形。第二部分初始時間為2006年6月9日1200 UTC(Run2),分析鋒面消散的過程。 從綜觀環境、水平風場、台灣東西兩側鋒面結構以及西南氣流的垂直剖面、加上風場和氣壓場隨時間的變化等獲得結論如下:造成強降水的原因有低層輻合高層輻散、西南氣流帶來暖濕的水氣,加上鋒前屬於對流不穩定區,當鋒面南移激發對流的產生,因而在9日上午於中部地區造成豪雨。而在鋒面北退期間,西北風分量減弱,即東南風分量增強而使得鋒面有短暫北退的情形。到了對流後期時,由於低層噴流(LLJ)東移,鋒面也移至南部地區,而使得降水多集中在南部,直到LLJ減弱,南來的水氣減少,供應鋒面輻合所需的水氣下降,因而對流帶逐漸消散。

參考文獻


曾世任, 2001:中尺度對流系統個案之數值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地球
陳泰然,1994:台灣梅雨季之豪雨研究, 大氣科學, 455-477。
陳泰然、王重傑與紀水上, 1992:梅雨季伴隨豪雨之中尺度低壓個案研究。
陳泰然, 1990b:台灣梅雨季伴隨中尺度低壓之豪雨與雷達回波研究。大氣科
陳泰然與俞家忠, 1990:鋒面與中尺度低壓在豪雨之角色:TAMEX第一階段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