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6.184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其中社會支持指來自同學朋友間的社會支持。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採立意抽樣之方式,選擇臺灣北中南東共18所大學日間部75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基本資料表」、「自我分化量表(學生版)」、「社會支持量表」及「大學生生活適應量表」,調查所得之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大學生在本研究的自我分化、社會支持及生活適應得分現況約在中等程度。 2.不同性別、學院、年級、居住情況之大學生,在自我分化、社會支持及生活適應的總分及各分層面,有部分達到顯著差異。 3.自我分化、社會支持、生活適應三變項的總分之間存有正相關。 4.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社會支持對其生活適應具有正向之預測力。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之結果進行討論與結論,提出具體之建議,以作為未來學術研究、諮商輔導實務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親職團體方案是降低兒童問題行為很重要的介入之一,過去許多文獻都證實親職團體方案對於改善家庭生活幫助很大。然而,國內較少針對國小中低年級兒童設計親職團體方案,故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根據行為主義理論、社會認知學習理論、阿德勒學派理論,並融合兒童發展概念、情緒管理技巧和家庭管理技巧,發展能提供家長有效和正向親職技巧的多元整合模式親職團體輔導方案,探討其對國小中低年級兒童行為及其家長之影響。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實驗處理,依變項為親職壓力、親職效能感和親職滿意度、兒童問題行為等。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北部地區16名家長,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N=8)接受為期6週,每週2.5小時的實驗處理,並接受實驗處理12週後之追蹤測量。控制組(N=8)則於追蹤測驗結束後進行親職團體。此研究透過量化和質化資料了解實驗效果,量化資料方面,研究者使用「親職壓力量表簡版」、「親職效能感量表」、「親職滿意度量表」及「兒童行為檢核表」,分別於實驗團體前、後立即施測,並於團體結束後12週針對實驗組實施追蹤測。所得資料分別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以探討實驗結果。質化資料方面,研究者分析與討論實驗處理期間的回饋單資料與實驗處理後的個別訪談資料,以作為影響研究結果的佐證與補充。    本研究之量化資料顯示,多元整合模式親職團體輔導方案在「親職壓力量表」、「親職滿意度量表」、「兒童行為檢核表」之總量表和各分量表有立即輔導效果和12週之追蹤輔導效果,但是對於「親職效能感量表」僅於「社會/道德」分量表有立即和追蹤輔導效果,對於「親職效能感量表」之「總量表」及「人際技巧」分量表有12週之追蹤輔導效果。由質化資料顯示,影響團體立即效果的因素包含方案設計、團體效果和其他因素,以下分別說明之:方案設計方面包含「選擇和運用有效的管教策略」、「同理和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和需求」、「與其他家庭成員共同學習和練習」。團體效果方面包含「團體的普同感」、「人際支持與人際學習」、「自我覺察」和「反思過去經驗的影響」。其他因素方面包含「成員因素」、「領導者因素」和「環境因素」。從以上三點可以發現成員的改變包含「增進情緒控制能力,重新獲得掌控感」與「減少負向管教方式,使用正向的管教態度和技巧」。故「多元整合模式親職團體輔導方案」之實施能有效降低親職壓力和兒童問題行為,提高親職滿意度與父母在管教上的效能感。最後,研究者針對結果說明研究限制,並對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三組依附創傷兒童及其主要照顧者為對象,探討治療師如何應用修正後的依附取向親子治療模式,促成兒童與照顧者依附關係之改變,以及照顧者內在的依附教養改變歷程。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分為二個子研究,研究一為任務分析研究,其階段一為模式建構階段,研究者藉由文獻與經驗整理,根據D. Hughes所發展之依附取向親子治療模式的理念整理出初步的治療要件,接著蒐集實際治療的錄影帶、治療歷程逐字稿、治療師記錄,透過假設與實際行為的不斷比對,以建構更細部的「依附取向親子治療模式之理念模式」。階段一的研究參與者為一名曾經歷親人死亡分離之10歲女童及其照顧者,研究者以發現取向之精神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在協同分析者與資深督導之合作下,逐步澄清模式中的相關要件,建構出初始理念模式。 階段二為檢証模式階段,研究者向社區召募3組男童及其照顧者,分別進行7至10次的親子治療,蒐集治療錄影與逐字稿,逐步修正依附取向親子治療的任務與要件,最後得出親方會談部份有4大任務、8項治療要件與17個細部要件,聯合會談部份則有3大任務、8項要件與18個細部要件。本研究並綜合對歷程之觀察提出治療流程圖,以呈現治療之動態發展。 研究二為敘說分析,邀請3組5位參與之照顧者在治療後進行敘說訪談,以了解照顧者對教養困境的認知與因應、參與治療前後其依附教養之意義改變歷程,以探索依附取向親子治療可如何調整以更貼近華人家長的需求。研究最後亦整合任務分析與敘說訪談之分析結果,從華人親子文化的角度探討成功組與未成功組的治療歷程,並建議修正原模式為有文化觀點的親子治療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之成效,研究目的有三:(1)瞭解目前國民中學輔導教師擔任實習學生之督導員的困難與挑戰;(2)對現行國民中學實習督導制度的看法;以及(3)瞭解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訓練工作坊與實地團體督導)的效果、有效的進行方式以及相關建議。本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參與督導員訓練方案訓練工作坊之現職國中輔導教師,進行課程前後之問卷調查,研究資料以Wilcoxon符號等級檢定的無母數統計法、描述統計進行資料分析;第二部分為六名參與督導員訓練方案之現職國中輔導教師,接受半結構式個別訪談,研究資料則以質性研究典型一般質性分析方法將資料進行整理。 研究結果分為六個部分,包括:(1)參與督導員訓練前對督導概念的認識,以及擔任督導員的挑戰與困難共五項:學校輔導教師督導權責不明確、督導時間搭配困難、學校輔導教師督導員專業不足、個人個別狀況與實習學生的實習態度與行為不符學校輔導教師督導員的期待;(2)督導員訓練(督導員訓練工作坊與實地團體督導)收穫,包括訓練工作坊課程的督導概念學習、實地團體督導幫助解決督導執行上的問題與困難,以及督導專業能力的提升;(3)督導員訓練方案中有效的進行方式共四項:訓練者的因素(包括其專業訓練背景、人格特質、獨特的授課方式與實地團體督導帶領者的示範作用)、實際演練的上課方式、課程內容聚焦與過去督導經驗;(4)督導員訓練方案缺失:受訪者指出不同訓練階段的各項疏失,例如訓練工作坊課程內容重覆等;(5)督導員訓練方案之建議:訓練工作坊部分包含進階課程規劃、教材內容調整、課程形式擴充、增加課程與實務的連結、時間地點安排以及提高現職國中輔導教師參與率等不同面向之建議;實地團體督導則提出督導形式、時間與頻率等建議;以及(6)實習督導制度相關看法:受訪者針對目前實習督導制度提出肯定與需要改進之處,受訪者肯定雙督導制度提供多元意見,及師資培育大學能依教育實習機構需求彈性調整;待改進之處則包括實習事務聯繫、督導人力不足、督導專業訓練不足等,並且針對教育實習機構、資師培育大學,以及如何促進雙方溝通合作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研究討論則針對此督導員訓練方案之效益,以及對學習有所影響的有利與非有利之因素進行探討。(1)在督導員訓練方案效益方面,發現除了肯定方案的功用外,另有提升現職國中輔導教師接受督導員訓練之意識、因應學校輔導工作擴充督導內涵與面向、發現實地團體督導適合學校環境、豐富了未來督導員訓練的形式與內容及提升了教育實習機構與師資培育大學交流管道與合作機制。以及(2)有利與非有利學習的因素:有利學習的因素包括,督導員訓練方案的設計架構、實地團體督導帶領者作為楷模角色的示範效果、學校輔導教師督導員過去督導他人經驗的幫助;非有利學習的因素則是督導員訓練課程內容與實際學校輔導工作不完全相符、學校輔導工作的實際情形的限制使督導困難未能解決、對實地團體督導功能認識不清或缺乏督導討論素材所造成團體督導的效果不如預期,以及團體督導形式與實務現場之個別督導形式不同。 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對學校輔導實務、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督導員訓練方案規劃,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在探討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蒐集台灣北部地區公私立大學的948名女大學生為有效樣本。本研究工具包括「過去和現在親職化量表」、「關係性自我量表」以及「愛情關係適應量表」。資料經過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和多元迴歸分析後,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不同出生序、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在親職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出生序之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女大學生則無。 三、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顯著差異,其中「高親職化組」與「非高親職化組」在「衝突/矛盾」和「自主/共生」等面向有顯著差異。 四、在高度親職化女大學生中,親職化程度改變者與未改變者,在愛情關係適應上有顯著差異,特別在「滿意/成長」和「衝突/矛盾」兩個面向上。 五、不同親職化程度的女大學生,在關係性自我上有顯著差異,其中「高親職化組」與「非高親職化組」在「分離式自我」、「平衡關懷」及「以他人為首」等面向有顯著差異。 六、在高度親職化女大學生中,親職化程度改變者與未改變者,在關係性自我上有顯著差異,特別在「平衡關懷」上有顯著差異。 七、女大學生親職化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親職化的「不公平性」和「情感性照顧」與愛情關係適應的「矛盾/衝突」感受呈現正相關;而親職化的「功能性照顧」與愛情關係適應的「滿意/成長」亦呈現正相關。 八、女大學生親職化與關係性自我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親職化的「不公平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和「平衡關懷」呈現負相關;親職化的「情感性照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平衡關懷」與「以他人為首」呈現正相關;而親職化的「功能性照顧」與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呈現正相關。 九、女大學生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有顯著典型相關,其中關係性自我的「分離式自我」、「以他人為首」與愛情關係適應的「衝突/矛盾」和「自主/共生」呈現正相關;關係性自我的「連結性自我」、「平衡關懷」與愛情關係適應的「滿意/成長」呈現正相關。 十、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對愛情關係適應有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針對親職、心理諮商與學校教育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旅行對旅行者個人生涯觀的影響,並探討旅行者生涯觀轉變現象之轉變歷程及內涵。本研究採現象學方法,以立意取樣邀請五位經歷生涯觀轉變的旅行者,使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將五位旅行者的生涯轉變故事進行現象學資料分析:資料蒐集、沈浸閱讀、意義單元拆解與改寫、構成主題、置身結構,以瞭解研究參與者生涯轉變的獨特經驗,並以跨個案分析方式,得到旅行者生涯觀轉變現象的整體概念。研究結果發現,當無法在生存脈絡中活出主體的熱情,個體會經驗到要形成未來方向或個人定位時的困難,而藉由旅行移動,旅行者在「離-返」之間經歷生存脈絡的轉換,透過種種「非日常性」的遭逢與體驗,從外在事件轉向對個人或內在經驗的關注,因而豐富自我認同。而旅行的特殊時空,支持甚至要求旅行者的主體性能夠開展,當旅行者重返日常面對充滿未知的生活,除了嘗試「主動回應」,也透過「開放迎接的態度」及「保有清楚的意向」,在種種不確定性中摸索能夠兼顧生活現實,並使內心自我與物質世界能有途徑連結的生活方式。旅行者生涯觀轉變歷程則可分為四個階段:「僵局」、「跨出」、「中介狀態」與「重新定義自己或未來」。最後,再根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諮商員在與有分離焦慮議題案主結案的過程中,其所知覺的結案挑戰、內在反應,以及因應的歷程和結果。本研究邀請四位曾與有分離焦慮議題案主諮商且結案的諮商員,運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以現象學取向的方法步驟進行資料分析與歸納。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諮商員的結案諮商歷程:依據四位受訪者的結案經驗分析,諮商員處理與分離焦慮案主結案的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 諮商初期:轉介與關係建立;2. 諮商中期:分離議題浮現;3. 諮商後期:分離議題重現與經驗重建、真實分離的失落。 二、諮商員面對與分離焦慮議題案主結案的內在反應:諮商員在面對與有分離焦慮議題案主結案時的內在反應特色說明如下:1.挫折、焦慮、懷疑、自我批評是主要面對結案困境的情緒與認知反應;2.諮商中容易被案主強烈的情緒觸動或認同;3.案主分離議題重現,容易引發諮商員的個人議題與複雜情緒;4.諮商員本身的失落經驗可載舟也可覆舟;5.正向反移情多於負向反移情。 三、諮商員面對與分離焦慮議題案主結案的因應方式及其結果:本研究之受訪者處理結案的方式大致可朝諮商架構、情緒處理、回顧成長、兩人關係、未來計畫、評估概念化等六大方向。而影響分離焦慮案主失落情緒之轉變的影響因素包括:1.分離討論需奠基在穩定關係的基礎上;2. 案主意願影響諮商效果;3.諮商員也需準備好自我結案的心情;4.善用諮商關係討論分離;5. 歷程回顧與討論是重要的項目。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論與發現,分別對未來研究者及諮商實務工作者提出若干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碩士生在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間之差異與相關情形,並建構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之因果模式,驗證模式與研究資料的適配性。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28所大專院校、76個研究所碩士班學生,進行「人格特質量表」、「自我效能分量表」與「生涯調適力分量表」三份測量工具的實施。填答有效問卷的研究參與者共644人,其中男性245人,女性419人,年齡介於21至50歲(平均年齡為25.2歲)。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碩士生整體人格特質在性別、年級、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二、碩士生整體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三、碩士生整體生涯調適力在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四、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間有三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五、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間有三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六、碩士生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間有二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七、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修正因果模式從本研究資料獲得部分支持。其中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生涯調適力與生涯自我效能、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皆有直接因果關係存在。此外人格特質亦透過生涯調適力間接影響生涯自我效能。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針對碩士生生涯輔導與諮商工作以及未來研究等相關具體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夫妻何倫碼適配程度、婚姻滿意度、親密情感、婚姻溝通和依附關係的關連性、預測性以及中介效果。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使用工具包含「成人生涯興趣量表」、「婚姻親密情感量表」、「婚姻溝通量表」、「夫妻相處態度量表」以及「婚姻調適量表」,並使用艾欽指數計算夫妻何倫碼適配程度。以方便取樣抽樣200對已婚夫妻作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302份(151對夫妻)。所得結果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簡單線性迴歸、多元迴歸以及階層迴歸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家庭收入、不同夫妻何倫碼適配程度的夫妻在婚姻滿意度、親密情感、婚姻溝通以及依附關係上並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婚齡、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夫妻在婚姻滿意度、親密情感、婚姻溝通以及依附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三、家庭收入以及夫妻何倫碼適配程度皆無法單獨有效預測婚姻滿意度,因此親密情感、婚姻溝通以及依附關係在夫妻何倫碼適配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間並無中介效果。 四、婚齡以及家庭生命週期皆可以單獨有效預測婚姻滿意度。 五、親密情感、婚姻溝通以及依附關係皆可以單獨有效預測婚姻滿意度。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做為諮商輔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探討內觀為本認知治療對憂鬱症緩解患者之治療效果已有許多研究成果,但國內研究相當少。本研究目的欲以內觀為本的認知治療團體進行療效探討,研究者假設經過團體後可改善個案憂鬱及認知導向策略。研究對象為十位完成團體之門診憂鬱症緩解患者於團體前、後及五個月的追蹤期填寫研究問卷,並接受團體過程的錄影錄音,十三位未來有意願參與團體之門診憂鬱症緩解患者做為對照組。研究方法:採量化與質性研究分析,量化研究工具有五份:基本資料表、貝克憂鬱量表、負向自我思考習慣量表、心智專注覺察量表、自我監控覺察量表,質性資料為十位參與者團體歷程逐字稿文本內容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1. MBCT團體的療效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在憂鬱總分、憂鬱的身體-情感向度及憂鬱的認知向度的變化上皆有顯著的改變,並達到高度效果量;在心智專注覺察上分數差異接近顯著,有高度效果量;在主觀壓力感受、負向自我思考及自我監控覺察上則沒有顯著的差異。2.就MBCT團體追蹤後持續的療效看,實驗組於團體結束後在憂鬱總分、憂鬱的身體-情感向度、負向自我思考、心智專注覺察與自我監控覺察上皆有顯著的改善,且具中度至高度的效果量;在主觀壓力感受及憂鬱的認知向度上則無顯著改變。而實驗組從團體開始至追蹤期間在憂鬱總分、憂鬱的身體-情感向度、負向自我思考、與自我監控覺察上有顯著的改變,且具中度至高度的效果量;在心智專注覺察上則未顯現出明顯的改變,但仍具高度的效果量;在主觀壓力感受及憂鬱的認知向度上則無顯著差異。質性分析發現:MBCT能影響憂鬱症緩解患者內在運作中的兩類認知能力及兩類態度,包含:注意力的自我調節、認知的自我監控、特殊態度傾向、意圖與有效益的生活態度,而此四種與內觀運作有關的核心元素會隨著八週的內觀學習歷程逐漸轉化,且彼此相互影響,以調節患者的身心狀態,使其有效面對生活處境。研究者據此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及實務應用的重點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