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86.164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某國中學生飲食行為之現況,並探討個人背景變項、個人飲食因素及飲食環境因素與飲食行為之相關情形,以及分析其對飲食行為的預測力。研究母群體為桃園縣某國中學生,以班級為單位之分層集束隨機抽樣,並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問卷350份,有效回收率94.1%。經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一、研究對象之整體飲食行為屬於尚可的程度,在正餐食用情形有較佳的表現,而均衡飲食的狀況表現亦尚佳,但整體仍未達到行政院衛生署的青少年飲食建議。在個人飲食因素方面,對食物的喜好偏正向,飲食自我效能屬於中等程度,而飲食知識則屬於中上程度;在飲食環境因素方面,飲食可獲性以蔬菜類及五穀根莖類食物較為足夠,但奶類及堅果類食物的可獲性較為不足,飲食資訊尚為足夠,主要來源為學校課程及家人,而重要他人支持度以家人更甚於同學和朋友。 二、研究結果顯示男生之均衡飲食狀況優於女生,而女生之攝食技巧則優於男生,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的均衡飲食狀況優於低社經地位的學生。 三、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個人飲食因素及飲食環境因素能有效預測其飲食行為,並解釋其總變異量之52.2%,而「食物偏好」、「飲食知識」、「飲食自我效能」三者為主要預測變項,其中食物偏好越正向者、飲食知識越正確者及飲食自我效能越高者,越有健康取向之飲食行為,而三個主要預測變項中,並以「飲食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未來建議,提供今後改善或推行國中飲食營養教育之參考,以促進國中學生健康飲食行為之形成與維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台中縣某國中學生性別平等認知和性騷擾知覺、態度之相關研究。本研究之母群體為民國九十八學年度台中縣龍井鄉三所公立國民中學學生,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共計發630份問卷作為研究樣本,有效問卷為546份,有效回收率為86.6%。分析結果如下: 一、學生對性別平等認知程度、對性騷擾行為之敏感度,以及對性騷擾行為之忍受度為高。 二、不同性別、年級、家中排行、父母親管教態度之學生,在性別平等的認知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家庭狀況、導師性別之學生,在性騷擾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級、父母管教態度之學生,在性騷擾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民中學學生的性別平等認知與性騷擾知覺、性騷擾態度有顯著正相關存在。 六、國民中學學生的性騷擾知覺與態度有顯著正相關存在。 關鍵詞:性別平等認知、性騷擾知覺、性騷擾態度、國中學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國中學生的睡眠品質現況,探討背景因素、課業壓力、睡眠衛生習慣與睡眠品質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取得所需樣本,採自填無記名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共發出613份問卷,得有效樣本607份,回收率99 %。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之睡眠品質得分平均值上課日為7.93分,放假日為6.52分,以量表(PQSI)總得分超過5分即屬於睡眠品質差,研究對象睡眠品質上課日睡眠品質差者佔80.56%,放假日佔60.79%,放假日睡眠品質較上課日好。 二、 研究對象「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自覺健康狀況」、「課業壓力」、「睡眠習慣」、「飲食習慣」、「睡眠環境」與睡眠品質有顯著相關;而「不同運動習慣」與睡眠品質無顯著相關。 三、 主要預測變項「性別」、「自覺健康狀況」、「課業壓力」、「睡眠習慣」、「睡眠環境」對於睡眠品質的解釋力為29.38%。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學童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母群體為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台中縣某國小四、五、六年級之學生,採分層集束抽樣法(Cluster sampling)進行抽樣,共得有效樣本306份。研究工具採自編結構式問卷,以團體自填問卷方式收集資料,施測的時間為民國99年1月11日~1月15日止。研究重點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有運動習慣為91.5%,其中規律運動習慣比率為71.24%,每次有達30分鐘以上為85.6%;每週運動次數達3次以上比率為82.7%,其中每週運動次數達5次只有34.3%;每次運動時間以30分鐘~未滿一小時,佔32.8%,顯示研究對象對於規律運動的促進尚有改進的空間 。 二、研究對象具有高度的自覺運動利益,認為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增進體能及改善體格;自覺運動障礙的得分則偏向中低程度;社會支持因素方面,家人、同學、朋友的運動支持以情感的運動支持影響最大,社會支持因素方面,師長支持度高於中間值,家人及同儕的運動社會支持均偏低。 三、研究對象性別若為男生、年級為六年級、有參與補習、並有參與校內外社團和校內校隊者,有較高的同儕運動社會支持。 四、研究對象在認知因素之自覺運動利益和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因素中之家人、同學、朋友運動支持及與規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五、邏輯斯迴歸模式分析顯示有參與校內運動社團的學生,以及利益性認知越好、自我效能越高的時候,越能增進規律運動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生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行為之相關性。以台中市某國中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一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比率機率抽樣,採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404人。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年級、學業成績及母親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的飲食情況。 二、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年級、性別、運動性社團及同儕關係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 三、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父親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的吸菸情況。 四、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性別、年級、學業成績、運動性社團、服務性社團及母親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的事故傷害預防情況。 五、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性別、同儕關係、服務性社團及母親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的壓力調適情況。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未來針對不同族群,發展不同重點規劃之衛生教育活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旨在探討學生體重控制行為與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及背景變項等變項關係。本研究以桃園縣六和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60人,共計340人為研究樣本,並以結構式自填問卷進行調查。計得有效問卷310份,回收率達95。利用SPSS for windows 12.0套裝軟體進行分析,得到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肥胖相關疾病嚴重性認知傾向於「非常嚴重」(=4.38),並發現在自覺體型上有顯著差異;對體重控制利益性認知傾向於「非常同意」(=4.13)、障礙認知傾向於「中立意見」(=3.45)。 二、研究對象未來進行體重控制行為介於有可能與非常有可能之間,並傾向「有可能」(78.1%)。 三、研究對象之節制飲食自我效能傾向「中立意見」(=3.39),運動行為自我效傾向「中立意見」(=3.19)。 四、不同性別及自覺體型之研究對象在運動行為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有無體控制經驗之研究對象在節制飲食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運動自我效能高及自覺體型之研究對象在未來體重控制行為有顯著差異。 六、學生之體重控制行為與健康信念中之利益性認知(r=0.10)及行動線索(r=0.29)呈顯著正相關;與嚴重性認知(r=-0.36)、障礙性認知呈負相關(r=-0.05)。 七、學生之體重控制行為與節制飲食(r=0.26)及運動自我效能(r=0.50)均呈顯著正相關,且運動行為自我效能把握度較飲食節制自我效能把握度高。 八、研究架構中相關變項對未來體重控制行為解釋力達20﹪,可有效預測之變項為運動自我把握度、性別及自覺體型,其中以運動把握度最具影響力,自覺體型次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國中學生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的現況,並應用PRECEDE-PROCEED 模式為研究架構,探討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相關因素。研究母群體為就讀於屏東市某國中七、八、九年級之學生,採分層集束隨機取樣方法進行抽樣,共得有效樣本407 份。採自編結構式問卷,以團體自填問卷方式收集資料。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高。 二、在素質因素中,愛滋病知識方面,屬於中上程度的了解;在愛滋病態度方面,偏向正面態度;在愛滋病預防行為自我效能方面,顯示其愛滋病預防行為自我效能高。愛滋病知識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間無關;愛滋病態度、愛滋病預防行為自我效能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間呈正相關。 三、在使能因素中,學校健康資源利用方面,學生在校內最常見的愛滋病訊息來源,前三名依序是老師上課告知、學校播放愛滋病影片、校外專家到校演講。平面媒體提供的健康訊息,前三名依序是愛滋病宣導海報、報紙、愛滋病宣導冊子。電子媒體提供的健康訊息,前三名依序是電視新聞、電腦網路、電視節目。學校健康資源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間呈正相關。媒體提供的健康訊息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間無關。 四、在增強因素中,愛滋病預防行為社會支持屬於中等程度。以社會支持來源分析,愛滋病預防行為師長社會支持最高,其次是愛滋病預防行為父母社會支持,愛滋病預防行為同儕社會支持最低。愛滋病預防行為師長社會支持、愛滋病預防行為父母社會支持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間呈正相關。愛滋病預防行為同儕社會支持與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無關。 五、愛滋病預防行為自我效能、愛滋病態度及愛滋病預防行為父母社會支持為影響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之重要因素,其中以愛滋病預防行為自我效能對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影響最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為瞭解國中學生自備餐具之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以北縣某國中385位國中生為樣本,針對外食時自備餐具之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58 份,回收率為98.62﹪。結果發現,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圖皆有顯著正面影響,並可解釋與預測行為意圖,其中以自我效能的預測力最佳,主觀規範次之,態度再次之。在個人基本背景外在變項中,只有自備餐具經驗,能直接影響自備餐具意圖。本研究支持理性行動理論中:學生本身從事某行為之態度與主觀規範是影響行為意圖的兩大因素,而且本研究也支持除了態度與主觀規範之外再加入自我效能,可提高解釋力,從原本的30%增加到40.9%,顯著增加了10.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前探討戲劇教學法應用在國中學生非法藥物濫用防制成效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即是要發展以計畫行為論為理論依據的國中生非法藥物濫用防制的戲劇教學課程。本研究包含實驗組三十一名學生,三十六名校內對照組與三十一名校外對照組。實驗組接受六週的非法藥物濫用防制的戲劇教學課程,而控制組則沒有接受任何介入。實驗組學生接受教學介入後,後測結果在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均有顯著改善。控制組後測結果則沒有進步。研究結果顯示,以計畫行為論為理論依據的的戲劇教學課程對國中生非法藥物濫用防制有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北市警察人員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本研究分層隨機抽樣396位警察人員,以問卷方式收集警察人員運動的種類、時間、頻率、強度及職場環境因素和運動社會心理因素等資料。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二系列相關、皮爾森積差相關、邏輯斯迴歸及複迴歸。結果發現:有規律運動者為21.3%。輪班狀況及知覺運動障礙為預測規律運動行為的有效因素;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況、知覺運動障礙及知覺運動利益,為預測運動總量的有效因素。臺北市警察人員規律運動比率不高,建議考量輪班及運動社會心理因素,規劃合適的運動健康促進計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