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78.174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皮影戲於臺灣累積將近二百年的發展歷史,其戲團的分佈卻是十分囿限。民戲的展演日趨減少,現存四個戲團主要仰賴文化場的展演存在著。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二,一以文獻為基礎的歷史研究法,建立在戲團的手抄本與前人的相關研究基礎上。二為田野調查法,建立在筆者對於民戲與文化場的展演觀察、以及藝人的訪談。礙於有限的展演活動,展演觀察是無法了解皮影戲音樂的全貌,而訪談也僅限於現存的藝人,因此本文還得仰賴計畫案的影音資料。 本文以唱腔與後場樂為切入點,分別論述臺灣皮影戲音樂的歌樂與器樂部分。唱腔部分,一為建立皮影戲唱腔的完整曲目,並且釐清其曲目的組成與來源。二為提出聲辭拖腔與作腔乃唱腔詮釋的特色,「聲辭運用」顯見於皮影戲唱腔的固有曲目中,唱腔中不但大量運用聲辭,更以此做句末拖腔,且以旋律起伏作腔,可見聲辭運用於唱腔的重要性。三為論述藝人的演唱技藝,藝人以「聞聽」為主要的技藝養成途徑,其演唱技藝方可從習得曲目的多寡、唱腔的演唱情況、以及觀眾的評價。四為唱腔的源流分析,筆者進行唱腔曲調等多面向的比較,得知皮影戲唱腔為潮調音樂,進一步以同唱詞的唱腔曲調做皮影戲與潮劇之旋律比較,其旋律內容難以達到完全相同,兩者僅止於詮釋特色的相同。皮影戲與潮調布袋戲的比較方面,進行劇目內容、唱腔名稱、唱詞與旋律、詮釋特色等方面的比較論述,幾乎呈現一致性,唯獨在唱腔旋律的句末旋律處理,略為不同。 後場樂部分,抄本內容主要以戲齣內容為主、忽略後場樂,筆者在443本的抄本中找到寫傳樂譜,證實皮影戲後場樂有樂譜的存在,一方面增加後場樂的理論曲目,另一方面,樂譜內的譜式記載為後場樂源流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樂譜運用的譜式包括二四譜與工尺譜。二為建立後場樂曲目,其組成內容仍得以梳理為理論曲目與實際曲目。三以譜式的觀點分析後場樂的習得方式與寫傳樂譜,進而探究後場樂源流,得知皮影戲後場樂運用了潮調與北管音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1833年5月7日生於德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音樂上最明顯的影響便是作曲家們紛紛力求創新,在樂曲中展現自由的幻想及表現自我的風格,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Character pieces)廣受歡迎,布拉姆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也或許是個性使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隨波逐流,仍依循著古典時期的傳統架構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 本論文依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為例,透過本文第三章探討其作曲手法的特色;並於第四章根據費許所著《布拉姆斯與其發展中的變奏原則》中討論布拉姆斯擅長的「發展中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分析本作品的樂曲架構;第五章則以布拉姆斯所作《51首練習曲,作品六》解決困難的彈奏技巧,另外在術語、交響式語法、指法、踏板,本著能夠「透過手指表達內心情感」的觀念,為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詮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男聲合唱團指導教師於進行教學實務的合唱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本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以兩位任教於臺北地區國民中學男聲合唱團之一名音樂女教師與一名音樂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並運用訪談、觀察兩種研究法來進行資料蒐集,同時實施三角檢測,以確認研究資料之效度。依據研究發現與結果,將研究結論呈現如下: 一、學校的合唱傳統與行政單位的支持,對於兩位個案教師在實踐合唱教學理念上有正向的影響。 二、兩位個案教師組訓該合唱團之目的,在於提供多樣的合唱學習與展演機會,讓國中男孩的青春之聲能有發揮的舞台,使學生從中習得正確的發聲法並建立其歌唱自信心。 三、兩位個案教師皆會選用多聲部的歌曲進行教唱,並依據學生的變聲狀況與音域範圍將歌曲作適度的聲部改編,或以聲部間旋律接唱的方式來進行歌曲教唱,協助處於變聲階段的男孩們能在舒適音域中學習歌唱。 四、兩位個案教師皆重視歌曲教唱前的暖身活動教學,且會特別著重於呼吸、共鳴與發聲等歌唱技巧之培訓。 五、兩位個案教師因性別與其音域特質之不同,故於進行教唱時會依音域範圍來調整範唱方式。當音域超過其演唱音域而無法親自範唱時,即會挑選各聲部優秀的男生團員來作示範,同時輔以口頭說明,使學生瞭解該如何演唱以達到教師之要求。 六、兩位個案教師最常採用個人獨唱或小組重唱的評量方式來進行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在音準、節奏、歌詞咬字等方面的學習狀況。 綜觀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別向學校行政單位、音樂教師、合唱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探討、分析中國詩詞中形成空間意境的方法。第二個部分以構成空間意境方法的概念為切入點,觀察分析近代音樂作品中空間意境的呈現。第三個部分以作品的實例作為運用中國詩詞空間意境的概念在我音樂創作中實踐的佐證。 本文首先闡述意境組成的要素,探討以「方向的對比」、「山水的對比」、「景物高下的對比」、「數量多寡的對比」形成空間意象,分析以蒙太奇手法建構出「空間的擴張」、「空間的凝聚」、「空間的轉向」、「空間的深度」、「空間的改造」、「空間的簡化」。再以上列各論點的概念,觀察分析近代的音樂作品。更進一步以筆者的作品之實例,作為實踐中國詩詞空間意境概念的佐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國立桃園高中學生之音樂學習興趣與自我決定需求,並且比較不同背景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與自我決定需求之差異情形。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使用研究者自編「國立桃園高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與自我決定需求之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98學年度第二學期國立桃園高中高一與高二學生 (N = 550) 為研究對象,實施問卷調查,共得有效問卷524份,回收率為95%。研究結果如下: 國立桃園高中高一與高二學生1. 有音樂學習經驗的學生以參加管樂團及學習鋼琴為多數;2. 學生在音樂潛在興趣中最同意「音樂課常常可以使其感到快樂」;3. 學生在音樂現實興趣僅同意「上過音樂課後,我會主動聆聽與音樂課有關的樂曲」;4. 學生在音樂文本興趣最同意「當音樂教科書的內容呈現情境圖片時,我會較喜歡學習它的內容」;5. 學生在音樂任務興趣最同意「音樂作業若與我的生活經驗相關,我會更樂於學習」;6. 學生在音樂知識興趣最同意「當音樂課的主題是我熟悉的內容時,我會較有興趣學習」;7. 學生在音樂自主需求最同意「我可以自行決定要與誰討論音樂學習上的問題」;8. 學生在音樂勝任感需求最同意「我常因為完成音樂作業而很有成就感」;9. 學生在音樂連繫感需求最同意「班上大多數的同學對我很友善」;10. 學生在音樂學習興趣與音樂自我決定需求有顯著正相關。而不同性別、年級、類組與音樂學習經驗在「音樂學習興趣」與「音樂自我決定需求」之情形皆有顯著差異。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學校行政、家長、音樂教師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盧炎(1930-2008)是臺灣戰後培育出來的第一代作曲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音樂創作為終身志業。在美國求學長達15年的時間,追隨過多位當代重要的作曲家學習,奠定紮實的作曲技巧,學得最新的創作觀念。作品結合中西美感特質、結構厚實、織度綿密、語彙豐富,是臺灣近代音樂史上最珍貴的音樂創作資產。 本論文在緒論中以文獻探討,將盧炎、主題目錄(Thematic catalogue),分別研究之。包含盧炎的生平暨求學、創作經歷;國內外有關盧炎的相關研究,例如專書、樂譜、論文、影音資料、期刊、數位典藏計畫。主題目錄則包含討論五本主題目錄並概述其歷史發展;國內外有關主題目錄的研究,例如國內的羅基敏教授完成之《劉德義作品目錄》,國外專書、期刊、論文等主題目錄資訊。最後發展出筆者撰寫盧炎主題目錄的方式。 自第一章起,即編纂盧炎的主題目錄。筆者依照樂曲創作時間共分成四章,每章又分成四節;第一章為1963-79年盧炎求學期間;第二章為盧炎返台任教於東吳大學期間的作品;第三章為盧炎退休至過世;最後一章較短,為盧炎尚未完成,或有待查證創作年份的作品。將其室內樂作品逐曲列出各項資訊,包含作品標題、編號、編制、長度、歌詞、創作時間地點、首演及錄音、樂曲架構等。最後在結論整合全文重點,並討論待改進,與後續可進行的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提琴在音樂歷史上,直到十九世紀後才被視為真正的獨奏樂器,在舞台上獨當一面。進入二十世紀後,一些優秀的年輕作曲家,為中提琴創作出更多的獨奏樂曲,將中提琴甜美溫暖的音色、淳厚的音質、與擅於表現音樂情感的性格特質,發揮到極至,既豐富了中提琴的演奏曲目,也使中提琴益受歡迎。 筆者之所以選擇這首奏鳴曲,乃因為此曲曲風有別於以往的中提琴作品,沒有優美的歌唱性旋律、也沒有溫暖甜美的動人音符,取而代之的是,快速起落的情緒表現及孤寂落寞的情感表達,即呈現出這首作品的獨一無二。第一次聆聽這首曲子,是在法國參加音樂營時,有位學生演奏了這首蕭斯塔科維奇的《中提琴奏鳴曲作品一四七》,那年盛夏,筆者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總是那幅場景;當時一聽到開頭那意喻深遠的空弦撥奏,就不禁讓人馬上感受到那份孤寂的情感,接著繼續被音樂線條引領著,每個段落總是讓人感到無比的驚艷與新奇。突如其來的瞬間變化,亦或是幽靜的氛圍,都讓筆者對這首曲子印象深刻,進而勾勒出濃厚的興趣。因此,筆者決定以此曲做為論文研究題目,除了進行樂曲分析外,更深入研究蕭士塔可維奇的創作特色與相關背景,以期在演奏上能貼切地掌握作品風格與樂曲韻味。 本論文將先剖析蕭斯塔科維奇創作此曲時所處環境與其生平,探究其背景對蕭斯塔科維奇的創作所產生的影響,並概述蕭斯塔科維奇作品的創作特色與手法,並進一步分析樂曲結構,再以個人觀點探討其演奏詮釋之要點。由於本曲有多種版本的錄音,每位演奏家所詮釋的音樂風格迥異,甚至在演奏速度上大相逕庭,因此筆者選擇幾個較具特色的CD版本,進行探討與比較後,逐一介紹其特別之處。依循以上脈絡進行總整理,歸納出個人結論,期望在寫作本篇論文的過程,能夠對此曲有深刻、全盤的理解,幫助筆者在演奏之時,能將作曲家欲傳達的意境及想法,盡可能的忠實呈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