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之探討

Translated Titles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o Future of Taiwan

DOI

10.6428/JCTF.201105.0113

Authors

吳毓星(Yu-Hsing Wu)

Key Words

文化創意產業 ; 創新 ;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 Creative

PublicationName

華人前瞻研究

Volume or Term/Year and Month of Publication

7卷1期(2011 / 05 / 01)

Page #

113 - 119

Content Language

繁體中文

Chinese Abstract

文化創意產業已是目前全球發展之重心,各國紛紛找尋自己的獨特性,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無論是在培養人力、心力、知識的傳遞等等,將文化走向產業化,將開創更多的工作機會,提昇國民所得的一個新興產業。各國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之定義皆有一定的共識,乃為以傳統文化之藝術轉為消費生產性商品的形式及其影響,目的是將藝術文化透過商品化的包裝與行銷,以創造文化的經濟價值。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包含創意、智慧財產保護、提高就業與產質、創造新的生活等四大特色。台灣文化具有相當豐富性、多元性、開放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有前瞻與未來,整體而言有四項發展問題:產業創新的關鍵角色、大者恆大之狀態、集中化的問題、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以本文來探討之台灣文化創意之未來展望。

English Abstra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now a focu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cultivating man power and mental power, but also in the area of knowledge transferring, numerous countries are finding their own uniquenes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To industrialize the culture is a new trend which will definitely increase jobs and incomes.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s a consensus definition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hat is, the art of transferring tradition al culture into a form of commercial products. The goal is to use the art of culture to create economic values through commercialization of packing and marketing of the product s. The industry must include four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creativity,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enhancement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and finally creativity of a new life.Culture of Taiwan contains elements of richness, diversity and openn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is full of foresightedness and futurism. Overall, there are four concerns in this regard: a key role for industry creativity, the situation 'of ”the big gets bigger”, the issue of concentricity an the growing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prospects of Taiw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under above mentioned circumstances.

Topic Category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Times Cited
  1. 彭曼甄(2014)。台灣流行歌手形象塑造之未來圖像。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14。1-96。 
  2. 蘇怡文(2014)。國產電影價值因素-網路資訊傳遞之影響。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4。1-67。 
  3. 楊書瑋(2016)。金屬工藝產業微型創業成功關鍵因素_以 FAHP 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2016。1-77。 
  4. 黃于芮(2013)。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所需之關鍵核心能力-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2013。1-124。 
  5. 吳穗泉(2013)。文化融合度與文化內涵度對文化影響力關係之研究-台灣五都文化創意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觀點剖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2013。1-102。 
  6. 陳信任(2015)。從網絡關係效益分析范特喜文化創意聚落平台。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2015。1-132。 
  7. 方國勳(2015)。居民對都市港灣再造的影響認知調查之研究-以高雄亞洲新灣區為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所)學位論文。2015。1-105。 
  8. 陳美芝(2015)。珠寶業小額投資最佳行銷模式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學位論文。2015。1-88。 
  9. 董瑾靜(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資本評估模式及融資策略之研究。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學位論文。2014。1-107。 
  10. 李佩蓉(2012)。都市工業遺址的再生分析-以台北華山1914與台中TADA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1-157。 
  11. 紀博善(2011)。台灣教育創新模式之探討:兩個表演藝術教育破壞性創新實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1-159。
  12. 楊漢元(2012)。文化符號應用於創意商品之創作探討 -以太極符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1-92。
  13. 吳杰翰(2012)。虛擬群聚平台之研究─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AMBA)學位論文。2012。1-56。
  14. 雷鈞富(2015)。臺北市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中的空間篩選與排除:以松山文創園區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1-177。
  15. 楊宜靜(2015)。無形資產價值之影響因素-以台灣文化創意類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學位論文。2015。1-40。
  16. 楊昀儒(2016)。數位音樂時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與文化中介者。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2016。1-161。
  17. 謝岱珉(2016)。文化多樣性概念對我國電影產業補助影響之研究。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學位論文。2016。1-203。
  18. 張晏銘(2017)。台灣高雄地區珠寶銀樓業經營策略之分析 -以G銀樓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7。1-174。
  19. 彭勝權(2017)。十二生肖造形應用於文創商品之創作研究─以木製書架設計為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