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00.143
  • 學位論文

流動化混凝土配比演繹及澆置振動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n Rational Mix Proportion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owing Concrete

指導教授 : 詹穎雯

摘要


HFC是一種流動化混凝土,其未能達到如SCC般之完全免震搗的程度,但可以OPC相同的振搗方式而不產生粒料析離。HFC之特性為具高流動性、易泵送、澆置速度快、可有效節省人力及工時、以及實際強度可受控制,避免與設計強度有過大落差,工作性能雖不及SCC但優於OPC,其產製門檻較SCC低,預拌混凝土廠生產品質較易於控制,且經濟性較高,故可普遍應用於一般混凝土構造物。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種設計強度介於28~42MPa的流動化混凝土,用以銜接普通混凝土與SCC。同時針對流動化混凝土提出配比設計方法流程,並探討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之間流動性與黏滯性的相關性,提出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的對應關係。以期能於配比設計過程中,以砂漿試拌作為初步評估基楚,以減少混凝土試拌時,所需的人力與時間。 本研究在第四章,藉由大量的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實驗與歸納分析,顯示砂漿坍流度與混凝土坍流度的相關性是顯著的,同時利用logistic迴歸分析,獲得砂漿坍流度23cm以上,砂率在0.50~0.56之間時,混凝土坍流度有90%的機率達50cm以上的結論。第五章確認,以粉體量375~450 kg/m3設計強度28~42MPa的流動化混凝土是可行的。文中第六章則探討流動化混凝土的振動特性,以振動析離實驗,配合混凝土坍流度、坍流50公分時間,歸納分析得到有意義的結果,即當流動化混凝土的坍流度小於70cm、坍流50公分時間達5.5秒以上,則在經過15秒的振動後,混凝土的粒料仍可保持均勻性。並藉由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的結果,提出流動化混凝土配比設計方法與新拌性質檢試驗方法。最後於第七章,以統計方法建立流動化混凝土新拌性質、力學性質及耐久性質的模型,配合反應曲面法探討各種性質之最佳化粉體組成,並以反應曲面法探討流動化混凝土配比最佳化設計,相信藉由此方法可設計具低成本、良好工作性、力學性質及耐久性質的流動化混凝土。

參考文獻


95.楊傑漢(詹穎雯指導),「高流動化混凝土配比設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June 2009)。
96.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高爐石混凝土使用手冊」,2001。
2.Steven H. Kosmatka, Beatrix Kerkhoff, William c. Panarese, “Design and Control of Concrete Mixtures”, 14th edition, 2003.
6.Okamura H.,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eport Concrete Lab. Dept. of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Tokyo, 1991.
9.Bouzoubaa, N., and Lachemi, M.,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incorporating high volumes of class F fly ash. Preliminary results”, Vol. 31,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Oxford, 2001, pp 413-420.

被引用紀錄


沈錦鴻(2013)。應用類神經網路配合ACI規範輔助卜作嵐混凝土配比設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3.00090
孫昌政(2012)。高流動化混凝土應用於橋梁工程之配比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347
鄭鴻勳(2012)。大型基礎版施工規劃模式之建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618
Ma, D. (2012). 爐石與飛灰添加於混凝土之性能探討及強度預測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05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