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2.240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質性訪談為輔的方式,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能源學習動機、能源認知以及能源態度與是否受宣導活動、校外教學、校園能源主題課程與校園再生能源設施等4項背景變項而有所差別。 本研究進行描述性統計、推論性統計,茲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在校園中進行能源宣導活動,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能源認知、「對能源一般概念的了解」層面有顯著影響,在態度部分僅「日常生活節能態度」層面達到顯著差異。 二、學校實施以能源為主題的校外教學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能源學習動機、「對風力發電的了解」以及能源態度產生負面影響,且達顯著水準。在「對太陽能發電的了解」認知層面有正面影響且達到顯著水準。 三、在校園內實施以能源為主的主題課程,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能源認知、「對能源一般概念的了解」認知層面達到顯著水準。 四、在校園中設置再生能源設施及相關能源設施,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學習動機、能源認知及能源態度的影響,結果分述如下: (一)校園中設置風力發電機 在校園中設置風力發電機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對能源一般概念的了解」認知層面及能源認知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學習動機「注意力」層面、「學習節能與新能源資訊」層面,是負面影響,且達顯著水準。 (二)校園中設置太陽能電板 在校園中設置太陽能電板,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對能源一般概念的了解」、「對太陽能發電的了解」、整體能源認知及「學習節能與新能源資訊」達到顯著差異。 (三)校園中設置能源教室 在校園中設置能源教室且利用教學,對基隆市高年級學童的「對太陽能發電的了解」、「對風力發電的了解」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學習節能與新能源資訊」層面,則是校園內無能源教室平均分數高於有能源教室,且達顯著水準。 (四)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 教師在教學時著重教導學生所謂一般性的能源概念,對於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了解較少,或是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足,導致學生對此二部份的了解較少;在有設置能源設備學校進行能源宣導次數及上主題課程的時間較多,宣導內容重複性太高,導致學生對能源的學習動機及學習節能與節能新資訊的態度較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不同的時空一直在變化著。追逐都市化、工業化的今天,我們環境的大量開發、生活型態的轉變,人與自然的距離隨著時間的前進,彷彿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親近自然、觸摸自然、感受自然是我們最原始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在自然已經離我們生活範圍越來越遠的情況下,人們接觸自然的方式多透過休閒的安排。   過往,關於自然體驗的研究或論述多集中在孩童的身上,缺乏成人經驗的敘述,而以登山為研究題材的更為罕見。研究者本身在登山過程中獲得自然的經驗,並且有深刻的影響,因此,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方法,藉由訪談的方式,訪談三位資深且經常登山的登山者,探討歸納登山過程中自然體驗的內涵,以及登山的自然體驗會受那些因素影響。   本研究主要發現,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是登山者在平靜的狀態下,舉凡因為自然的情境、事物所引起的反應(感官感受與情感連結)。登山者進入山林的環境,由於山林跟登山者以往生活環境的差異、還有活動方式的不一樣,他們的身心都經歷調適的過程。在他們要感受到大自然之前,他們必須先感受到自己,在一種「什麼都不用想」的狀態下感受自己,身體感官會很快地敏銳到大自然的存在,感受大自然的「性格」,例如溫度、濕度、風速等等,並從當下的和事後的感受去看待自己與山林的關係。此外,認識大自然,除了透過身體的感受去認識大自然之外,還有一種是心裡與自然的對話,從中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可能會引發人想為環境做點什麼的動力。最直接影響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是他們在山林裡活動時體驗到的個人因素,例如身體狀況、行走和定點停留。 而外在的因素,分別為有形的動植物、登山團體和重要影響人與原住民,及無形的時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面對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反省者的書寫始終沒有間斷。環境議題的書寫是一件有意義的環境行動,它是與自己和環境對話,不斷的去問自己做為人的本質性的問題。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做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文本進行分析,同時也對書寫者進行訪談,探索書寫者的行動意識、書寫展現的行動及其內涵。研究結果如下: 一、行動的意識: 書寫的動機,來自於對生活中的困惑和焦慮所產生的提問。為了傳遞事件現場的生命能量、喚醒讀者的公民自覺,以及整理自身存在處境的必須。 二、展現的行動: 書寫展現的行動構成,包含了「尋求真實」─提出質疑與重新定義;「觀看自我和他者的關係」─反思經驗和指認自身處境;「面對和見證」─述說經歷和提出訴求。 三、行動的環境教育意義: 書寫包含批判、對話與公民參與的作為。書寫者引領自己進行環境價值觀的澄清和建構,也讓自己能將他人視為「我們」,此種同理心會成為環境行動的動力。 最後,研究者建議鼓勵自發性的書寫和發表,讓個人經驗得到深化,也讓經驗得以被分享與學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合幼兒的環境教育目標、內容及實施原則,為達此目的,採用文獻分析方法,從環境教育與幼兒教育理論,及國外與國內幼兒環境教育實踐研究,探討環境教育在幼兒階段應如何進行? 研究論述結果,幼兒環境教育目標為達到全人發展,含括身、心、靈,且主要培養環境覺知與環境倫理。適合幼兒的環境教育內容,強調幼兒與自然的連結關係,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生活周遭的自然、連結生活中使用的物資與自然,及覺察生活周遭所碰到的污染問題。引導幼兒環境學習,計有11項實施原則,包含:1. 幼兒的學習建基在具體經驗(感官體驗)。2. 幼兒的玩具取材於自然。3. 讓幼兒在自然中自由探索(遊戲)。4. 與幼兒的生活結合。5. 考量幼兒需求、興趣和動機。6. 在適切考量安全因素下,鼓勵幼兒戶外體驗。7. 環境教育內涵融入幼兒的生活及課程。8. 鼓勵親子共學。9. 作為幼兒學習的楷模。10. 營造溫暖的學習氛圍。11. 引導幼兒思考。最後研究者針對幼兒環境教育,提出未來在研究、推廣上的建議及研究省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消費時代中,個人不單是消費者也是公民。消費者公民(consumer citizen)的概念認為個人除政治上的環境保護行動外,並要能夠理解當代社會結構性的問題,反思全球永續議題與個人生活的連結,並且藉由生活型態的轉變作為環境行動的實踐。 食品為個人每日生活必須品,同樣也涉及許多的環境與社會永續的議題,如全球暖化與碳排放、食品運輸與食物里程、基因改造作物和在地生產等各面向。Spaargaren(2010)認為,生活領域是在政治與經濟外,消費者公民透過生活常規行為,展現個人的價值觀與信念的場域。面對永續議題時,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必須進入庶民生活中,透過他們的眼光,了解他們的理解、關切、信念與阻礙,才能夠找尋真正永續的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台灣消費者食物消費的日常實務中,深入瞭解消費者在永續食品消費行為上的關懷、對永續食品議題的理解與相應的行動策略,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1. 消費者對永續食品議題(環境保護、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的理解與態度為何? 2. 消費者如何從日常消費行為作為公民行動之實踐?影響其行動能力的要素為何? 本研究以Spaargaren(2010)所提出的消費者公民論述作為詮釋的理論依據。本研究定位為探索性的質性研究,採取紮根理論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在資料收集上,本研究採取半結構開放式市場訪談、深度訪談兩種方法,前者將於北中南三大都會區之傳統市場、超級市場與有機農夫市集對實際消費者進行訪談,以得到第一手全面性的瞭解;後者將透過在食物消費者團體中訪談資深消費者,以獲得深度內涵的理解。 本研究結果說明消費者在日常食物消費上的特性、困境與行動策略,並指出庶民的關懷、理解的類型與形塑,提出日常食物永續消費概念圖。基於此結研究結果,本研究批判過去關於消費者研究的五個迷思,指出日常食物消費在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中的行動意義。最後,提出以下幾點結論:日常永續消費意義在於以消費者「關懷」為中心;並回歸庶民視角的理解;創造個人與他者、地方和自然的連結;因此,日常消費可作為公民行動的平台,並注重在地脈絡與集體行動的重要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全球環境備受各界關注,環境議題漸漸浮上檯面,各界爭議在不同立基上產生相互衝突與對立,一般大眾與環境的連結漸漸被撕裂、產生鴻溝,忘卻最核心價值思維。2011年06月05日實施環境教育法,對環境教育定義為「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由此定義可瞭解環境教育重要核心價值在於增進人類的環境倫理與責任,環境倫理是一種價值觀,以及人對自然環境的態度,能修補人與環境連結鴻溝方式,透過環境教育是達成此目標重要且關鍵取徑之一。 由上述脈絡中思考,環境倫理需透過環境教育媒介傳達與深植。人類發展過程,中小學為價值觀建構關鍵時期,外在環境是影響人重要潛移默化媒介;透過環境倫理在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環境中實踐,期以縮短學子與環境間鴻溝,並啟發深植環境倫理觀。環境倫理為人對環境態度的基本價值以及共同溝通的語言,環境教育為傳遞此價值觀重要取徑,需透過真實環境潛移默化與教育,讓學子深刻瞭解以及拉近與環境的距離;本研究基於此理念發展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因環境倫理整全與多元,希冀能為校園環境規劃設計帶入不同的思維模式。本研究另一重要的目的在於將環境倫理哲學與抽象的思維,實踐於生活面向,而校園環境、學校建築對人類發展而言是初始與重要環境之一(僅次於家庭環境),因而成為本研究出發的第一步。 本研究問題意識包含三大面向。第一,本研究環境倫理思維突破;基於傳統環境倫理分野(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過於相互排擠與衝突,現今社會上同時存在於這三種環境倫理視野,本研究以剖析、解構、再建構方式,重新提出屬於現今社會,整全的環境倫理觀。第二,以重新再建構環境倫理觀為基礎,發展、轉化、實踐於校園環境、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原則;本研究所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除理論上探究外,也針對實務該如何操作,進行說明與探討。第三,本研究所建構出來之原則,與現今社會上針對校園環境、學校建築主要參考準則,包含綠建築、永續校園與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校園規劃設計,進行理論對話,如此能讓此領域的專家學者、規劃設計者、學校學習使用者,了解本研究所提出原則,與現今主流脈絡間關係;而本研究也試圖與實務接軌,以本研究所提出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實踐原則與檢核表,利於實務工作者參考與使用。 本研究經過環境倫理與學校建築兩部份文獻歸納、分析、演繹、解構、再建構,提出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透過模糊德菲法與深入訪談進行驗證與修正,再與不同理論進行對話;從以上研究歷程中,得到以下研究結果。 一、剖析、解構後,重新建構整全環境倫理觀 透過人類探索真實世界哲學觀(本體論、價值論、知識論)剖析傳統環境倫理(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剖析後以本體、知識、價值重新建構環境倫理,但為不被哲學觀框架限制其思維,再將以本體、知識、價值建構出的環境倫理原則解構,再解構與建構後,研究者進而思考環境倫理是人與環境對話的過程,而本研究發現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是人自我的對話與成長發展過程。因此透過與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對話,藉由此過程,發展出環境倫理金字塔。 二、建構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原則: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 校園環境為一種以集約方式,將人長時間限縮於一個環境中;學生長時處在校園中,必須面對不外乎就是人與環境的不同思維與挑戰;因此在校園環境中必須同時探究人類發展需求,與環境倫理需求,透過本研究所提之環境倫理需求理論,加上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共同建構出學校建築需求理論,稱為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本研究所提出之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主要有四大主要構面,分別為呼應環境土地、尊重個體互動、認同族群差異、實踐永續發展。 三、本研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校園進行對話發現 本研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校園相關原則,進行對話後,分別有不同的發現。綠建築指標較多符應呼應環境土地與尊重個體互動兩大主構面,可以發現綠建築屬於基本人類需求基礎,因此符合綠建築為最基本之必要條件,必須符合綠建築,才能往上追求更高層次理想與目標。 而永續校園與綠建築其實踐重點相當雷同,但永續校園更加強調環境教育與參與式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因此與本研究所提出之原則有更多符應之處,但在於族群關懷部分還是較少碰觸。由此可知,本研究提出之原則與永續校園符合程度較高,但永續校園中提及的健康建材為本研究原則未提及的部份。本研究,有提出另一以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之校園規劃原則,因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倫理思維較接近,因而進行比較分析過程中,最為契合。 透過如此不同原則理論對話過程,企圖產生更多元的思維模式碰撞並產生火花,透過對話,能讓第一線的規劃設計者與學習使用者,更加了解因地制宜概念,而並不是將所有原則套用在一塊土地上,就是最好的環境規劃設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及其狀況,包括此類機構的經營形式及規模、所在地的環境特色及場域設施、提供的環境教育方案及服務內容、聘任的環境教育方案人員的服務狀況。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以立意取樣決定98個研究對象,以郵遞問卷方式施測,施測結束後,利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12.0程式進行數據資料分析及整理。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在整體經營管理部份: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的分佈以郊區為主,經營型態以公務單位主導類型較多,大部分中心的營運資金來源為政府專案經費;年度營運花費則多在500萬元以下。足夠的專業人員、財務支援及多元教學方案被認為是能夠順利營運的原因。社區參與部份以推動地方永續發展以及協助提升居民環境意識為主要參與方式。 在環境特色與場域設施部份:約有四成左右的中心面積在11公頃以下;最常使用到的環境類別為森林環境。大部分的機構都具有多功能教室或會議室之類的設施,以提供服務對象使用,而室內空間不足是最多機構在服務人數限制上的主因。 在環境教育方案及服務部份:主要的服務對象以小學生為主,多來自鄰近地區,服務類型以不超過一天的解說、半日及一日活動為最大宗。方案主題以自然體驗及生物多樣性為主。利用夥伴諮詢審查以及回饋單則是目前主要用來確保及評估方案的方式。 在環境教育人員部份:有七成以上的機構擁有全職環境教育人員,人數以3~5人為最多,工作內容以方案設計、執行方案教學為主。還需要增加全職環境教育人員的機構約有4成。擁有非全職環境教育人員的機構亦有七成,人數以3~5人為最多,其中以對志工的依賴度最大。工作內容以執行教學方案以及一般顧客服務為主。還需要增加非全職環境教育人員的機構約有五成。 本研究結果有助於構築出此類機構在臺灣全面性之整體輪廓,可做為改善、整合或新設環境學習中心的參考依據,亦能提供教育人員對此類機構的瞭解進而有助於規劃教學藍圖,而且可做為後續相關研究的基礎資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創作性戲劇教法應用於環境教育,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25名解說志工為教學對象,利用陽明山管理處對志工的進修課程,施以三小時之創作性戲劇環境教育。研究問題為:創作性融入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環境教育的模式為何?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創作性戲劇教學法模式在環境教育上可實踐之程度?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將如何延續創作性戲劇環境教育?陽明山國家公園志工典範轉移創作性戲劇環境教育的程度? 研究方法採用質量混合,25名解說志工在課程開始前前測,結束後做後測與深度訪談,將結果做交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解說志工經創作性戲劇課程後明顯提升了創造力、生態管理知識統合、戲劇表演能力。解說志工認為適合應用於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左右之學童。更進一步來說,志工認為創作性戲劇課程可使人產生興趣,經由創作性戲劇環境教育後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態度和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940年代綠色革命以後,世界上對於農業的看法主要可分為兩派:一為支持工業化、高效率生產模式的「慣行農業典範」,一為訴求與自然和諧共生、較注重永續經營的「替代農業典範」,此二典範成光譜相互對立形式。本研究之目的即為探討大學農學院學生在此農業典範光譜上之傾向及其相關的影響因子,並將影響因子分成「高等教育經驗」與「個人背景」兩方向探究。研究工具為以Beus與Dunlap(1991)的「替代─慣行農業典範量表」為基礎的自編問卷,調查對象為100學年度上學期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的大一、大四學生,總計共回收616份問卷,回收率為65.3%。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農學院學生之農業典範無論在整體面、生態面或社會面皆傾向替代農業典範。而「高等教育經驗」中,「年級」、「科系」、「課程」、「校內社團」對於學生的農業典範具有顯著影響力;「個人背景」中也有「性別」、「居住」、「親友」、「自身實踐」、「閱讀」等變項對於學生的農業典範具有顯著影響力。其中,大一較大四學生傾向替代農業典範;生傳系較農經系、生機系顯著傾向替代農業典範;修習替代農業課程次數較多、有參加具替代農業典範之社團、女性、有居住於推廣替代農業農村之經驗、自己或親友有從事替代農業工作、有閱讀瀏覽替代農業資訊之習慣者,較沒有此類經驗者傾向替代農業典範。最後,研究者依此研究結果提出一個具時間性的影響因子模型,並可供未來欲於農業高等教育體制內或外推廣替代農業者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機構團體定期舉辦昆蟲營隊會安排接觸昆蟲活體的教學活動,但昆蟲嬌小、脆弱,很容易造成傷亡。參加的學員年齡多在道德他律期,易受成年人影響,所以教學人員在情境中的教學行為可能會造成示範的效果。本研究基於關切教學時活體昆蟲的生命福利,以及教學內容是否能傳達友善環境的價值觀和行為,調查教學第一線的教學人員對昆蟲的價值觀與教學行為。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普查台北市及新北市各機構的昆蟲營隊教學人員。以Kellert(1996)的九種價值類型及生命中心倫理學者的理論發展價值觀量表,並且以道德兩難情境發展教學行為意向的開放式問卷。共發放81份問卷,回收54份,有53份為有效問卷。調查價值觀的結果顯示教學人員在生態價值表現最高,最低的是否定價值。個人背景則以女性或以志工身分參與者對「昆蟲個體生命較不傷害的價值觀」表現顯著較高。男性、年齡較輕者、擔任營隊內規劃工作者、未曾受過師資培訓者或非志工身分者對於「昆蟲個體生命較傷害的價值觀」顯著較高。 行為意向調查結果發現教學人員普遍認為學員需要接觸活體及進行戶外觀察,且大多數會安排採集活動,但基於考量昆蟲個體福利則不設陷阱、且不鼓勵飼養。可將其分類為考量「教學效果」、「生態族群」與「昆蟲個體福利」三類,當中以考量「生態族群」最多,考量「昆蟲個體福利」者不到四分之一,且許多教學人員在行為上有前後矛盾的情形,需進一步釐清,所以本研究建議應確立教學目的、將生命福利議題融入在人員的專業訓練、適時使用多媒體取代直接接觸、利用原有環境內的設施取代設置陷阱、重視過程而非強調結果。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將昆蟲生命福利議題融入課程方案中、發展適當的教學方法及製作觀察與採集倫理示範教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