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23
  • 期刊

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

摘要


本文選擇若干影片作爲教材案例,一方面希望可以因而讓高中歷史教師們瞭解有這些影片可以運用的機會;另一方面試著呈現「影視教材」與教科書結合運用的方法與進行模式。本文介紹〈發現虞弘墓〉、〈中國大漠之寶〉、〈天地英雄〉、〈誘僧〉、〈達摩祖師傳〉等影片,涵蓋具有紀錄片性質的報導影片和一般劇情片,主要集中在輔助中古中國的歷史教學運用。將「影視文本」作爲「輔助教材」,是教學教法可以盡量運用的方法之一。無論是「報導性影片」或「劇情片」,都可以成爲「輔助教材」。問題並不在於影片類型,而在於如何使用,如何與教科書結合,以及如何透過詮釋影像,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思維,特別是關於影片虛實的探討,尤須注意。

關鍵字

影視史學 歷史教育 唐太宗 禪宗 達摩

參考文獻


周樑楷譯(1993)。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10-17。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23,446-459。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臺北:揚智文化。
杜正勝(1996)。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三民書局。
姜伯勤(2004)。中國祆教藝術史研究。北京:三聯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陳盈如(2011)。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530
洪慧霖(2012)。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制的意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2647
黃靖涵(2012)。影視教材在高中台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11850
廖羽晨(2012)。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222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