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6.235
  • 學位論文

挑戰發展主義霸權:國光石化爭議研究

指導教授 : 謝國雄

摘要


為什麼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公共爭議,最終都匯聚在「不能阻礙經濟發展」的討論?究竟這個共識如何形成?從基進觀點來說,發展霸權如何取得順服?本研究以2009至2011年國光石化開發爭議為研究對象,提問:「發展主義霸權為何退讓?」觀察霸權與各種制度、行動、論述的交織互動。 透過在開發預定地彰化大城鄉與芳苑鄉三個農漁村聚落的田野調查與訪談,與反國光石化運動的次級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發展霸權依著台灣社會運行的軌跡,在公民社會和地方社會中有不同的運作軌跡。因而,此二場域也產生相異兩股回應霸權的力量。 在公民社會,專家與運動組織成功從再現地方、制度、組織、論述四個層次建立反發展霸權,成功挑戰霸權正當性。在地抵抗現身在公民社會中,使反霸權取得正當性。環評制度開啟論說的制度管道,專家提出替代性知識論述,運動團體將專家爭議轉化為公共爭議,並將農漁工階級衝突轉化為生態保護、食物安全與開發衝突,爭取普遍性公民的支持。 地方社會則產生三種不同的回應:大城鄉──動員支持;芳苑鄉芳苑聚落──未動員;芳苑鄉王功聚落──動員反對。透過比較,發現地方社會呈現給外界的共識,無論抵抗或者順服,是頭人組織意見、行動的結果。地方頭人扮演轉譯發展計劃的角色,支持與反對方頭人皆以地方道德想像「家與社區的延續」作為理據,轉譯是雙向的。發展霸權來到地方,是以和地方道德想像接合的方式,得到順服或抵抗的回應。

參考文獻


何明修,2004,「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台灣社會學刊》33:175-200。
何明修,2010,〈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刊》7(1):1-30。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3-205.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刊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二期,頁57-119。
何明修,2012,「反國光石化運動的公民展演」。《 傳播研究與實踐》2(1):45-54。

被引用紀錄


陳玉蟾(2015)。從社造到社運: 美里庄環境保育聯盟反118關西外環道事件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5.00338
林孝穎(2017)。何以「氣」之不顧— 探析高雄從空污管制到氣味治理的路徑轉向〔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4007
董昱(2016)。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當代竹北的發展民族誌〔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901201710380296
魏揚(2016)。太陽花盛開後回看躁動年代:青年社運行動者社群網絡的生成與實踐(2007-2016)〔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9012017103803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