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211.87
  • 學位論文

小稱變韻之元音拉長與喉塞音增生:從聞喜、陽城方言談小稱詞演變

指導教授 : 曹逢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從跨方言的比較出發,並以實際的田野調查佐證,探討文獻上Z變韻的可能來源及其演變,並從語法化的角度探討漢語長元音與喉塞音的演變關係。漢語的長元音大多與小稱詞有關,由於小稱詞綴與基詞連併會產生音節節縮的現象,兩個獨立音節合併為1.5個音節,比一般正常音節長,故產生了長元音。筆者於2010年春天前往山西省聞喜縣與陽城縣進行Z變韻田野調查,發現Z變韻除了出現長元音以外,還出現喉塞音。透過文獻資料與鄰近方言比較後發現,Z變韻是一種小稱變韻,當小稱詞綴與基詞連併時,因為音節節縮,造成聲調合併並產生轉折調。由於在聲調轉折處發音較為困難,喉頭容易產生緊縮的現象,產生如喉塞音般的間隔,音節因此斷為兩截,許多方言因此出現中折調。然而由於位於音節中的喉塞音不符合漢語的音節結構,所以喉塞音被移至韻尾,與入聲的-p,-t,-k位置相同,「喉塞小稱」就此產生。由於山西、河南一帶的Z變韻多帶有[u, ʊ, o, ɔ]等[+後]徵性的元音詞綴,所以本文重新檢視了文獻上的變韻資料,再比對田野調查的資料,發現Z變韻有許多鼻化小稱[ŋ]影響的殘跡,Z變韻可能是受到鼻化小稱[ŋ]影響的結果。而[u, ʊ, o, ɔ]等元音詞綴可能是鼻化小稱[ŋ]與基詞連併時所產生的過渡音,因為與鼻化小稱[ŋ]位置接近,所以在鼻化小稱[ŋ]丟失時被使用者重新分析為小稱標誌,形成當今的Z變韻。

參考文獻


Cheng Ming-chung. 2010. Diachronic Change of the Nasalized Diminutives in the Wu Dialects: An Optimality-Theoretical Explor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forthcoming).
李婉瑜 2009.《小稱變韻與元音趨同:以武漢、鄂東、晉語、吳語四方言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逢甫, 石曉娉 2009.〈臺灣閩南語「仔」前變調的趨同變化:社會語言學及音韻學的調查〉,《漢學研究》27.1:299-329。
曹逢甫, 石曉娉 待刊.〈從語法化輪迴的觀點再探大田後路話的小稱〉。
曹逢甫, 劉秀雪 2001. 〈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聲韻論叢》11:295-310。台北:學生書局。

被引用紀錄


沈寬怡(2015)。從晉語方言小稱音看曲折調產生及導致的舒聲促化現象〔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8022016170628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