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47.190
  • 會議論文

桑坦/普林斯的“概念音樂劇”創作方法之研究

摘要


音樂劇一向被歸類為通俗戲劇的範疇•從倫敦西區到紐約的百老匯,音樂劇甚至發展成以商業取向而著名的文化產業之一,許多人到劇場觀賞音樂劇也只是為了享受一個「晚上的娛悅」。然長久以來,一直有前衛音樂劇工作者試圖在這種容易被普羅大眾接受的娛樂形式中,尋覓一種高度藝術性的新型演出語彙。其中尤以桑坦/普林斯(Stephen Sondheim & Harold Prince)創發的「概念音樂劇」(Concept Musical)最具創新性與前瞻性。相對於「新前衛劇場」的藝術理念改造了西方傳統戲劇,「概念音樂劇」亦使原本已臻成熟的古典音樂劇重新被解構、翻新;對於「傳統」帶來革命性、開創性的巨大影響,延續直至今日。 本研究計劃旨在發掘桑坦/普林斯的「概念音樂劇」是如何綜合電影、新前衛劇場和音樂劇傳統(輕歌劇、古典音樂劇、雜耍、富麗秀)等元素,創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傳統音樂劇大多在劇本擬妥之後,才開始進行排演,而桑坦/普林斯卻是如何在完全沒劇本的前提下,以一個深深吸引他們的主題出發,透過導演/作曲作詞家/舞台設計師的「集體創作」,讓劇本漸次成形、誕生?再者,當時這樣的創新編詞曲/導演手法在晚近英美音樂劇場開始重現,甚至桑/普兩人的舊作在紐約不斷地被搬上舞台,有些是當年的「翻版」,有些則是後輩導演對桑/普的挑戰宣言,這些現象均在在反映了兩人的概念音樂劇在今日更有予以研究的必要。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王悅甄(2013)。從死亡中看見希望——台灣原創中文音樂劇的生命視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257
蔡宇涵(2013)。1970年代之後百老匯音樂劇中歌隊舞群的功能與閱聽經驗〔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256
程鈺婷(2005)。《芝加哥》一齣概念式音樂劇的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002200720365200
蘇津琳(2011)。美國音樂劇作曲作詞家 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之研究 以《星期天與喬治同遊公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422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