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65.66
  • 期刊

從軸心突破論中國古代倫理思想起源-以孔子為中心

Origins of Ancient Chinese Ethics and Confucius in Axial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

摘要


與其他文明的軸心突破相比,中國的軸心突破,不轉向超越界的存在,更未導向一神論的信仰,而是更多地趨向世俗性,發展出倫理類型的文化,成為「道德—哲學—宗教」意識的混合型。關於孔子在中國古代思想起源上的特殊地位,我們可以從軸心突破的角度做一個詮釋。中國軸心突破的歷史背景是三代以下的禮樂傳統。而中國禮樂傳統經歷了兩個劃時代的大變動,第一次變動是殷周之際,到周公制禮作樂而告一段落,顯著特色是「德」的觀念成為「禮」的核心。第二次的變動,起於春秋晚期,而完成在以孔子為首的儒家身上,孔子以「仁」釋「禮」,將周公所建立的周禮,由外在的規範力量轉化為個體內在的自覺,將古代宗教與倫理思想人文化,形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性格。周公以德說禮,目的在爭取周王朝的天命不斷延續;而孔子以仁說禮,另闢一條個人為本位的「仁禮一體」、內在超越的新路,將「天命」的概念由天子專有的政治權力轉化為天命在個人主體,承擔起開展精神世界文化生命的責任。孔子被肯定為中國「軸心突破」的第一位哲人,是為中國文化的代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