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11.1
  • 期刊

【論文摘要】保守治療介入再發性Chiari畸形I型: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Chiari畸形I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CMI),小腦扁桃體脫垂至枕骨大孔進而下疝入頸椎椎孔的先天性顱底畸形,常見的臨床表徵包含後頸部與枕部疼痛、脊髓空洞症、脊髓病變、睡眠相關呼吸疾病,常以顱後窩減壓和腦脊髓液分流等手術治療,以及復健、藥物等非手術治療緩解症狀。但經文獻搜尋,目前針對再發性病患,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哪一預後較佳並無定論,故本個案報告想探討保守治療應用於再復發CMI患者之功能性動作成效。方法:依據美國物理治療學會之個案處理模式(patient/client management model, CMM),進行評估、介入與評量;33歲男性,2012年8月經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CMI,合併小腦扁桃體脫疝與脊髓空洞症,同年9月接受開顱手術,術後積極復健,恢復至可獨立行走且生活自理;直至2017年8月頭痛暈眩、肢體偏癱與肢體感覺異常、平衡失調、步態不穩加劇,經磁振造影確診疾病復發,依患者5年前症狀,醫師評估其開刀後仍有高機率復發,且屬於術後症狀改善不顯著之族群,建議改採保守治療。由於病患軀幹控制及動作協調能力不佳,藉由學習重心轉移、任務導向訓練、反覆手指到鼻子(finger to nose test)、腳跟到脛骨(heel to shin test)練習搭配鏡像輔助,並秉持法蘭克氏運動(Frenkel's exercise)原則設計運動計畫。結果:為期3週,每週3次,每次30 min的運動介入,患側肢體在協調測試中意向性震顫與辨距不能之症狀顯著改善,靜態、動態坐姿平衡可獨立維持,轉位自完全依賴進步至僅需少量協助,於平衡桿內可獨立步行20 m,生活自理問題亦相對改善。結論:軀幹控制能力反映出平衡與協調能力,進而影響轉位與步行之動作,而維持人體正常姿勢穩定性,仰賴視覺、前庭及本體三大感覺系統之間的相互回饋與訓練,故本個案之物理治療計畫加強動作控制與協調能力之訓練,同時佐以Lipitor降血脂、Befon抗痙攣等支持性藥物,出院時功能恢復良好並改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的自理能力。臨床意義:針對CMI高復發率之再發性患者,經相關文獻搜尋,舉凡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之相互比較仍顯缺少,本報告提供了此類病患之保守治療經驗,希冀給予臨床工作者除手術外之另一選項。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