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88.113
  • 期刊

《莊子》之生死觀

Chung Tzu'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摘要


老莊以道為最高的存在與宇宙根源依據,因而處理人所遭遇的一切的問題時,亦大抵不離以道為本的基本要求。但莊子對道的論述,是本於老子卻又有所擴張。本文即從莊子對於生與死的態度切入,來見莊子的理論體系。 全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生命的源頭開始談起,然後談論這個源頭如何對生命發生影響和作用。第二和第三部分則是談莊子如何消除人對生死之生命現象的執著,以及人該採取什麼態度去面對這個重大的課題。莊子希望能夠取消一般人「悅生惡死」的思考模式,於是既從取消形軀的重視,又希望從認知中完全消除一切的對立情況,而生和死,便從原本的生命現象,變成抽象的概念,為一切對立的象徵。最後莊子認為超脫生死之外,有另一種更高存在,作為人的生命主體,而人應當如何去追求、達到那個境界,此為本文第四部分之討論。

關鍵字

莊子 生死觀

被引用紀錄


賴慧如(2005)。男性保養品市場之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5.00085
Hsieh, C. Y. (2006). MPLS網路上OAM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843/NTHU.2006.00321
Han, S. H. (2011). 燃料電池與超電容混合電源之研製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668
趙敏芝(2011)。《莊子》命論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10914
劉騰鍇(2017)。衰──由完整至不完整的生命旅程 劉騰鍇雕塑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63497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