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64.3
  • 學位論文

亂倫行為之可罰性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Culpability of Incest

指導教授 : 黃榮堅

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在研究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條血親性交罪的可罰性基礎。為了使討論範圍能夠集中,本文的討論範圍限於「成年親屬間彼此合意,在私人空間所發生的性行為(adult consensual incest in private)」此種亂倫行為。而本文主要處理的問題有三,第一個是血親性交罪可能的保護法益為何,第二個是刑法與道德保護之間的關係,第三個是家庭與私人生活經營在我國刑法上的定位。 在耙梳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後發現,血親性交罪可能的保護法益主要為「血統優生」、「性自主權」、「道德」、「婚姻及家庭」等四種。其中血統優生、性自主權及婚姻在經過初步檢視之後,發現並不足以作為系爭規定的保護法益,於是道德與家庭部分便由後續兩個問題來處理。 在刑法與道德保護的關係部分,本文認為基於尊重個人尊嚴,並維護社會文化多元性的立場,除非該行為對於他人造成傷害,否則國家不得擅用刑法作為手段,將部分人的價值觀強加在其他人的身上,因此道德並不能作為刑法的保護法益。其次關於家庭與私人生活經營在我國刑法上的定位部分,本文以為基於市民自主原則以及生活政治的概念,家庭乃是屬於個人不受干預的核心領域,由個人依據其自我認同予以建立與經營,國家不得擅自以刑法鞏固一個僵化的家庭形象,並處罰違反此一僵化家庭概念的行為。在此部分討論中,本文將提出一個第關於私人不受侵犯核心領域的判斷模型。 最後依據前面的討論,本文將作出成年人合意之私密亂倫行為應該除罪化的結論,並說明在尚未除罪的現狀下,該如何限縮適用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條血親性交罪的規定。此外,本文會另依據前面所提到的私人不受侵犯核心領域的判斷模型,對於傷害原則的適用上提出新的理解,並據此嘗試對於我國將來的刑事立法提出原則性的建議,最後則針對影響我國刑法學理發展甚鉅的法益理論提出反思。

關鍵字

亂倫 法益 傷害原則 滑坡 家庭 私人生活 生活政治

並列摘要


The subject of my thesis to dig out the culpability of adult consensual incest in private, that is, the offense of incest in the Article 230 of the Penal Code. There are three main sections of this thesis. In the initial part, I find out “eugenics”, “sexual autonomy”, “morality”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are the possible legal interests of the offense of incest are, and after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m, morality and family are the reasonable legal interests. Accordingly, there are two arguments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Firstly,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criminal law, morality shall not be qualified to be the legal interest of any offense based on the human dign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ivil autonomy and life politics, family as a legal interest shall be interpreted in this perspective instead of contemporary comprehension. Accordingly, I will conclude that adult consensual incest in private shall be decriminalized and propose tentative alternative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offense of incest before its decriminalization.

參考文獻


林東茂(2009)。《刑法綜覽》,6版。台北:一品。
蔡墩銘(1999)。《刑法精義》。台北:自刊。
劉人鵬(2011)。〈晚清毀家廢婚論與親密關係政治〉,收於:丁乃非、劉人鵬(編),《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頁33-68。台北:蜃樓。
王曉丹(2007)。〈從法社會的觀點論女性主義立法行動-女性主義法學在台灣的實踐及其法律多元主義的面貌〉,《東吳法律學報》,19卷1期,頁51-78。
李震山(2004)。〈憲法意義下之「家庭權」〉,《中正法律集刊》,16期,頁61-104。

被引用紀錄


陳嘉羚(2015)。從司法案例檢視利用權勢機會性交猥褻罪〔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005201615090889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