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37.18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建安文學代表的是一個文學自覺、承先啟後的階段,產生許多優秀的作家、作品。除了「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外,其中以「七子」表現得最為活躍,也最引起時人的注意。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以王粲詩賦為「七子之冠冕」,但鍾嶸《詩品》評王粲的詩,卻認為不如劉楨。為明瞭各家對王粲之評論,釐析其觀點之然否,有必要對王粲的所有作品進行有系統的探究;再加上後人對其作品的研究,多重其詩賦成就,甚而僅就〈七哀詩〉、〈登樓賦〉論斷之,未能對所有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探索,故撰述本文,自其家世才性、人生經歷、思想取向及各體文學的表現,作一全面通觀探究。

關鍵字

王粲 建安文學 建安七子

參考文獻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台北:中文出版社1981年6月
鄭良樹《辭賦論集》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初版
楊玉成〈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 《中華學苑》1997年49卷
陳燕婷《建安辭賦主題意識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1998年
朱雅琪《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被引用紀錄


張娣明(2008)。魏晉南北朝詩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3079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