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92
  • 期刊
  • OpenAccess

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之研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一九三七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對日抗戰。戲劇界的「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發起組織「救亡演劇隊」,成為當時動員群眾抗戰的有力團體;而後隨戰況推移,政治、軍事重心遷到武漢,由上海出發的救亡演劇隊也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以其為骨幹,組設成十個「抗敵演劇隊」,巡迴各地演出、宣傳抗戰;然而隨抗日進入相持階段、一九四○年汪偽政權在南京僭立、四一年皖南事變等,政治情況的改變使國共明為抗日團結卻暗自對立內鬥,抗敵演劇隊也因而解散或改組,成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演劇宣傳隊」;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少了日本外侮,則去掉“抗敵”二字,近十年的歷史至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解散。抗敵演劇隊因對日抗戰國共合作的救亡而生,因抗戰勝利國共對立的鬥爭而止,其間名稱雖異,卻都是抗日團結禦侮的利器,也是國共兩黨政治鬥爭的工具,其政治的作用大過藝術本身,其宣傳、教育、號召的心戰成效也多於娛樂,是因應抗戰特殊時期而生的戲劇隊伍。由抗敵演劇隊走過抗戰八年中,除可一探當時中國話劇的樣貌,究其對兩岸話劇各自發展的影響,或可為現階段兩岸戲劇之交流或戲劇為政治服務提供參考方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