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94.224
  • 期刊

《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導言

From Pedants to Scholars: Shifts of the Changzhou School within the Evidential Scholarship Movement

參考文獻


許振興()。
劉家和(2006)。經學與思想。臺北:唐山出版社。
李源澄(2008)。李源澄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曾昭旭(1971)。曲園學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被引用紀錄


蔡琳堂(2011)。清代以前經史關係論述之探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1076
莊民敬(2016)。惠棟與張惠言《易》學重探──「考古義」與「自為解釋」的雙重價值〔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164
黃聲豪(2015)。清代公羊禮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747
陳秋龍(2011)。張爾田的經史思想與文化關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1507
沈政威(2011)。《國史要義》與柳詒徵《春秋》經史學〔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139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