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225.105
  • 期刊

全身振動訓練對老年人下肢肌力與姿勢穩定之效益

摘要


全身振動訓練是一種新式的訓練模式,此訓練僅需個體以不同姿勢站立於震動平臺上,且無需具備專項運動能力,並能有效降低運動時滑倒與絆跌風險,相當適合體能不佳或不宜參與激烈運動的老年人。本文蒐集近年全身振動訓練與老年人下肢肌力與姿勢穩定相關之研究,並探討論述此訓練之相關效益與機轉,結果顯示每週3次、每次10分鐘、25~40Hz頻率與2.5~5mm振幅之全身振動訓練,可有效增進老年人下肢肌力/爆發力與改善身體姿勢穩定控制功能,其機轉應與訓練後提升的神經調適與牽引反射敏感性有關,而肌肉質量與肌力的增加,也證實具有神經調適與肌肉肥大的雙重效益。

參考文獻


莊榮仁、相子元、念裕祥(2008)。不同頻率全身式垂直振動對運動員身體之響應。體育學報。41(4),29-42。
莊榮仁、相子元(2008)。全身式震動對不同運動型態運動員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3),123-135。
趙叔蘋(2008)。改善高齡者步行能力之因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2(2),34-44。
蔡素蘭、林茂榮(2002)。跌倒對臺灣鄉村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衰退與害怕跌倒心理的影響。物理治療。27(4),155-164。
蔡崇濱、顏克典(2007)。振動訓練在提升肌力表現的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1(2),90-97。

被引用紀錄


王裕翔(2014)。短期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橄欖球選手有氧能力、爆發力、速度及敏捷性之影響〔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0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