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79.88
  • 期刊

植地有生 食線有機 從生產觀點探討屏東有機農業之人地互動與網絡型構

摘要


本文旨在從生產觀點檢視屏東有機農業的發展。有機農業作為一種強調環境保護與糧食安全的新型態農業已經行之有年,但台灣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於有機農業的市場機制、價格與成本權衡以及農業技術與環境改善層面,農產品的社會意義鮮少被提及。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地理學觀點切入有機農業,並更加強調農產品所附加的社會價值以及行動者的社會脈絡,以期更全面瞭解有機農業的運作機制。本研究運用鑲嵌理論,從社會、領域及網絡三個面相探討屏東有機農業之現況。農食網絡理論用於探究網絡呈現之多樣性,再透過社會與領域鑲嵌,檢視網絡在農人動機、信念與社會背景,以及自然環境及空間分布等因素的影響下如何變遷與形構。我們也廣泛收集問卷來反映屏東有機農業的整體現況,並將質性與量化之成果整合提出對於屏東有機農業整體發展之方針,希望以此作為本研究對屏東有機農業之回饋。

參考文獻


中央通訊社 (2015) 毒鳥悲歌 麻雀紅鳩珠頸鳩死滿地,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10075002-1.aspx。下載日期:[2016.8.19]
仝澤蓉 (2016) 台灣人年平均喝100杯⋯咖啡經濟 進口量8 年翻倍,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515289。下載日期:[2016.8.19]
田巧玲、周千里、程桂興(2001)。屏東平原地表地下水聯合運用。水資源管理季刊。3(2),18-3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2016) 農牧用地種植檳榔參加廢園轉作領取補助金,全年都可申請,http://nantou.forest.gov.tw/0000009/0041076。下載日期:[2016.8.19]
呂明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