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163
  • 期刊

中國人“做人”的概念分析

摘要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及作者收集的訪談資料為基礎,對中國人「做人」的概念進行了初步探討。基本觀點為:(一)作為文化規範的「做人」概念與作為日常生活問題的「做人」概念,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做人包括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與功利上的適應社會兩種相輔相成又相互衝突的涵義。(二)做人行為有價值定位(對人品/財富/權勢/名望的選擇,從行為評價標準、價值制約關係、及價値轉化關係三個方面體現)及行為定位(對品德/人緣/才能的選擇)兩個層面。兩個層面上都存在理想與現實的差異,由此產生名實分離。(三)中國人的做人行為有理想型、潔身自好型、同流合污型、及内方外圓型四種典型方式。

被引用紀錄


呂貞儀(2010)。大學生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0498
蔡坤靜(2007)。人際互動行為中權力、情感與面子間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700513
吳志男(2003)。組織文化、組織氣候與組織公民行為〔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300611
高鳳霞(2016)。華人組織中的人際壓力源:概念分析、心理歷程及影響效果〔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187
周家葵(2008)。組織中的人際壓力源:垂直與水平來源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1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