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5.224
  • 期刊

【論文摘要】運用訊息處理理論於臨床實習教學-以兒童物理治療為例

【論文摘要】U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Take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for Example

摘要


背景與目的:物理治療臨床實習教學,為協助實習學生將在校所學知識理論與臨床實務連結,培養具獨立判斷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優秀物理治療人員,以促進物理治療專業發展。對於如何運用學習理論有效提升實習學生學習成效,過去較少文獻涉獵,因此本研究欲探討運用訊息處理理論於兒童物理治療臨床實習教學,能否促進實習學生的學習成效。方法:運用訊息處理理論的原則與訊息處理階段,設計兒童物理治療實習教學策略,並透過實習學生學習反應回饋的質性資料 收集,瞭解此種教學方式對實習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策略為先讓實習學生觀察一位腦性麻痺個案,透過詢問關於個案的動作表現、影響因素和預期改善方式,來引發實習學生的注意和學習動機。接著讓其回想過去在校所學與腦性麻痺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協助實習學生將先備知識或技能,與所接觸的個案做連結,並藉由臨床教師實際講解、示範教學、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實際操作,並在學生進行個案評估和治療過程中給予即時回饋,以增進運作記憶的功能,使短期記憶能轉換成長期記憶。最後給予學生不同的個案,讓其能獨立評估和治療個案,培養學生將已學會的知識內容和治療技巧,運用到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結果:學生學習反應之質性回饋,正向地支持與肯定此種教學策略,認為能有效將知識理論與臨床實務連結,且能對個案問題有更深入的瞭解和知道如何給予治療介入,作者也獲得相當的成就感。結論:此種學習理論以學生的學習歷程為導向,能有效提升實習生學習成效,適用於臨床實習教學。臨床意義:學習是一種認知歷程,學習者在學習和記憶過程中,涉及不同的學習階段,低階學習乃高階學習的基礎,因此臨床教師在教學前應讓學生為新學習所必須之能力作準備,要先瞭解學生先備知識的程度,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更有效益。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