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4.141
  • 期刊

【論文摘要】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方案增進國小腦性麻痺兒童體適能之成效探討

【論文摘要】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摘要


背景與目的:適應體育是一門綜合科學,整合特殊教育、醫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透過評估進而診斷與解決因失能而引起的社會、情意、認知與心理動作等方面的終身問題。研究利用適應體育概念,設計體能訓練進階活動達成功能性之目標,並藉由腦性麻痺兒童身體各項之差異,編製一套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方案,透過實際操作體能訓練活動方案,瞭解腦性麻痺兒童在學校體育活動上會面臨何種不同形式上的困難與是否能運用此活動方案轉換到各種情境。方法:研究對象為一名國小腦性麻痺兒童,粗大功能性動作介於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Level I、II、功能性運動分類於第六、七等級。需在六個月內無施打肉毒桿菌毒素、酚劑、脊膜內藥物注射,及吃肌肉鬆弛劑藥物等,並無任何手術治療介入。研究採取單一個案研究法之倒返實驗設計(A-B-A')。自變項為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方案,依變項為身體姿勢測量、體適能測試能力(包含身體質量組成、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與平衡),與方案運用於學校及日常生活中,跟身體各面向與社會效度類化之效果。訓練時間為每週2次,每次40分鐘,共8週,合計為16次。研究工具為特奧趣味體適能量表、脊柱對準和關節測量範圍之量表、教學觀察與日誌、半結構式訪談、正增強物集點卡。資料分析分別取於量化與質性兩項研究,量化資料為描述統計、視覺分析法與C統計;質性資料則是機構與學校老師們的訪談資料。結果:(1)介入前,腦性麻痺兒童受到體適能、生理與環境因素影響;(2)介入後,能提升腦性麻痺兒童體適能與身體各面向之能力;(3)編制一套為期8週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讓腦性麻痺兒童、機構與學校老師們能實際運用於學校與日常生活中;(4)8週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介入,讓腦性麻痺兒童有良好的社會效度與正向影響力。結論:8週適應體育體能訓練活動方案對腦性麻痺兒童在身體與日常各方面有正向影響效應,且在執行期間指導腦性麻痺兒童將運動轉移至居家做,養成每日運動的好習慣。臨床意義:設計一套適合腦性麻痺兒童的體能訓練活動方案,讓兒童提升身體活動能力,降低身體併發症的風險並延緩神經受損形成的失能,且提供給相關之專業領域作為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