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29.209
  • 期刊

【論文摘要】物理治療場域之感染管制措施

【論文摘要】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for Physical Therapy Institutions

摘要


背景與目的:接受物理治療的病患多為臥床、有傷口、多管路(如:鼻胃管、尿管或氣切)或是慢性疾病患者,本是屬於感染高風險族群,過去亦有文獻指出物理治療師因為其工作型態特殊,不僅與病患為高度接觸,且與其他醫療人員也有較高的接觸率,為避免交叉感染,物理治療師於臨床上更需強化及落實洗手時機及步驟。除了人員規範外,環境的清潔及消毒更是不容忽視,2020年西班牙文獻中發現物理治療環境及儀器中皆培養出菌種,且儀器(如:電療海棉片、超音波金屬頭及短波輸出器)上的菌種可能高達20多種,因此對於落實感染管制措施更是刻不容緩。目前國內對相關政策的訂定尚未有一定準則,故本篇整理及歸納國內外相關文獻,期待能給予各醫院在物理治療感染管制政策制訂參考方向。方法:本篇研究使用PubMed資料庫,以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及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作關鍵字搜尋,搜尋至2020年10月所發表的文章。結果:共7篇文章符合本篇主旨,經統整後可以分為四大方向政策:(一)工作人員:遵守洗手時機及步驟、個人健康管理及落實疾病的感控措施;(二)環境:人員管控及制訂環境清潔的標準流程(依照non critical level要求制定,依不同的臨床作業環境需求調整,如兒童、骨科及神經物理治療區);(三)物品器材:物品存放及清消標準流程;(四)整體政策:適當的人員教育(物理治療師、病患及清潔人員)與稽核制度。結論:物理治療師除了扮演照護病人的角色外,對於照護相關的感染介入措施以避免傳染性疾病擴散也是重要的議題,然而感染控制是需要多面向配合,小至個人做好良好的衛生習慣,大至政策及教育的落實與稽核,從上而下,才能降底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臨床意義:制定適當的感染管制規範,嚴格的執行,不僅是保護病人也是保護治療人員免於感染風險,同時也提高醫療品質。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