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9.236
  • 期刊

博達公司個案-從利益收斂假說的觀點探討

摘要


本研究以博達個案來分析公司在經營權與所有權沒有分離下,「利益收斂假說」在公司治理上能否發揮效用,以及管理者透過自利行為侵犯小股東權益。由博達案可發現,由於現在台灣公司治理普遍有大股東控制著董事會與管理階層的現象,此現象應該適度的調整。基於利益收斂假說,應該提高董監事兼任經理人持股,且為了避免控制股東侵犯小股東權益,以及避免出現像博達案等重大公司治理事件重演,應限制控制股東直接或間接的持股比例,並鼓勵專業經理人增加公司持股比例。

參考文獻


翁淑育(2000)。台灣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核心代理問題及公司價值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
彭懷真(1989)。台灣企業業主的關係及其轉變─一個社會學的分析(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銀華(1999)。家族控股集團、核心企業與報酬互動之研究─台灣與香港證券市場之比較。管理評論。18(2),59-86。
錢逸達(2004)。內部人士薪酬之決定因素─公司績效或公司治理?(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
Basu, S.,Hwang, L.,Mitsudome, T.,Weintrop, J.(2007).Corporate Governance, Top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Japan.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15(1),56-76.

被引用紀錄


黃靖雯(2016)。客戶重要性、董監事特性與審計失敗之關聯性〔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61-2505201614560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