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03.116
  • 期刊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Kang, Yu-Wei's Way of Confucianism Become the State Religion

摘要


康有為試將儒學國教化,欲救民族文化之危亡,以應西方文明強勢入侵。他的立意與用心是可感佩的,值得吾人進一步探究。不僅此,當今儒學在中國也脫離五四後被污名化、被誤解的命運,重新受到重視,慢慢地發揮它的影響力。在這個時間點上,儒者可以做些什麼,以達宣揚教化,扶植人心的理想呢?以康有為國教化一端為鑒,或可供予吾人些許啟發。本文對他的孔教規劃以及國教化運動進行分析,其立孔教會的策略可以五點概括:(1)、神化孔子,(2)、重新詮釋經典,(3)、廢淫祠,(4)、世俗化,(5)、仿耶教建立孔教教會。這些策略背後,乃由一現實目的所支撐:保種強國。這個目的導致康有為的孔教運動不可避免地成為一政治意味濃厚的宣教活動。且康氏只著眼孔教凝聚社群、教化人心的功能,而未留意在他的規劃中,教權乃附屬於政權之下。此中權力關係的失衡,是難以被改革派以及其他宗教團體所接受的,即使他屢言政教分離、宗教自由,卻沒有太大說服力。此外,他未能開懷擁抱共和新政,未與軍閥切割,以至其個人聲譽日下,孔教也因此沾上帝制推手的污名。

關鍵字

康有為 儒學 當代儒學 國教

被引用紀錄


吳毓純(2013)。倫常道•菩提心——李炳南居士儒佛思想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9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