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8.156

摘要


設計以人為本,目前在於滿足人類的需求,設計不單是造物的活動,而是深刻的反應設計者或一個設計群體乃至整個民族、整個世界的價值觀。康德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的努力,在於回答以下三個問題:我們能夠知道什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應該信仰什麼。這一認識的邊界,值得每一世代的人們去思考與追尋。設計者中應該多一些哲學家,多一些烏托邦主義者,他們不會只是去追求設計的利益,而是發自內心、滿懷誠意地想去作一些事,來創造人們生活的幸福。設計者要為人類整體的利益而設計,這個利益是指長遠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短暫的;或者是顧及到這一面卻又忽視了另一面,或是當代人受益而後代人卻遭受非難。設計哲學的思考與學習,幫助設計者建立宏觀的設計視野,提供思考,闡釋設計永恆的價值與意義。本研究嘗試從以下幾個面向來作討論:1哲學家與知識的探索,2設計哲學的任務,3新世紀的設計哲學,以探索設計的思路與方法。藉由哲學家們的思路啟發,達成科技與人文思想相平衡的設計思維與典範。如今,面對當前地球暖化的危機,設計者所應具有的哲學思維與信念是什麼,提出的解決策略與方法又為何。如何思考設計的人本哲學與存在的哲學觀,建構設計哲學的知識範疇與信念。讓設計者透過設計哲學的思辯與省思,撒下一粒具生命力的思想種子,以真、善、美、愛的信念,作為設計實踐與認識的高度,建構設計烏托邦(Design Utopia)的理想。

關鍵字

設計哲學 世界觀 永續設計

被引用紀錄


黃緯中(2009)。高齡者在環境氛圍建構下的起居室照明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1/NTUT.2009.00616
吳憶玲(2010)。設計與地方社區的連結思考〔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060120111211240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