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53.221

摘要


焦循乃乾嘉學者之後勁,其學術屢為時人後學所推重,惟多注意其經學,鮮道及其史學者。近人梁啟超頗以為憾,故仰彌、張舜徽二氏對其史學皆有所撰述。仰文但迻錄原文,條理未晰;張文析論較明,而猶有未盡;本文本此基礎而繼作。全文分四節:(一)論修方志:論述焦循修志之意見,並及其典章學誠之關係。(二)論修國史儒林文苑傳:論述其修國史儒林文苑兩傳之擬議,並及其與阮元之關係。(三)論撰傳誌:就其論文之相關資料中,尋繹其為時人作誌傳之意見。(四)史論:就其著作中有關史論部分,揭發其特徵所在。全文重在歸納分析,以期呈見焦循史學之真貌,而作者之批評亦寓其中。其後兩節皆仰、張二文所未涉及者。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許育龍(2012)。宋末至明初蔡沈《書集傳》文本闡釋與經典地位的提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3170
羅聖堡(2010)。漢宋《孝經》學論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0094
涂雲清(2009)。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520
洪淑芬(2006)。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1580
林素芬(2005)。北宋儒學道論研究: 以范仲淹、歐陽修、卲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160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