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84.89

摘要


此論文檢驗早期中國佛教獨特的大乘小乘觀以及鳩摩羅什的譯經對中國佛教徒了解印度佛教宗派思想所做的貢獻。早期中國大乘佛教思想是由有部的禪觀和般若思想所構成。由於它受四個因素的影響,所以它與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在教義上並不相合。(1)早期的中國般若思想深受玄學影響。(2)早期佛典的漢譯並不精確。(3)此時期的般若經屬於早期印度大乘佛教的作品。此時大乘佛教在印度佛教中力量並不強盛,尚未用「小乘」這字眼攻擊傳統的部派佛教。(4)大乘佛教的理論作品如中論大約完成在四世紀初,尚未被介紹進中國。因此早期中國佛教受中國本土思想的影響大於印度大乘佛教的本身,習慣上被稱為「格義」佛教。在格義的影響下,早期中國大乘佛教著於玄學的「有」「無」實有觀念。「小乘」也不是梵文原意「低劣的教義」,而是與中國小學比附,意為「基礎的教義」。這個錯誤直到羅什譯經之後才得到糾正,使中國佛教從「格義」進入「判教」的新階段。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簡凱廷(2008)。著為累根: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253
何勵(2006)。中國六朝時代的唱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0717
李浩德(2004)。僧祐《釋迦譜》之編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4.02440
陳桂市(2007)。高僧傳神僧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411200715163697
劉凱玲(2009)。萌聲‧複音‧新調-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738

延伸閱讀


  • 張正(2020)。初期大乘文殊法門與人間佛教之入世精神。載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編),無礙法界.正教弘傳: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頁740-758)。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220303005-202004-202203030022-202203030022-740-758
  • 何建明(2020)。竺摩法師與中國現代佛教。載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編),無礙法界.正教弘傳: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頁210-229)。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220303005-202004-202203030022-202203030022-210-229
  • 周伯戡(1997)。佛教初傳流佈中國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7),289+291-319。https://doi.org/10.6258/bcla.1997.47.09
  • 郭鎧銘(2016)。初期大乘時期的文殊菩薩與文殊法門華岡史學(4),1-5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60308001-201612-201701190017-201701190017-1-59
  • 黃公元(2016)。人間佛教生活禪在中國大陸的開展。載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編),法雨中國 普潤亞洲: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頁594-619)。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220303002-201611-202203030017-202203030017-59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