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88.130
  • 期刊

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

Fatherhood Research in Taiwan: An Analysis from Ecological System Perspective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回顧國內近二十年來有關「父職角色」的研究脈絡,並採用Bronfenbrenner於1979年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作為評析相關研究的理論基礎,同時繪製出影響父職角色生態系統分析圖。研究者分析了73篇父職角色之相關研究後,發現國內父職角色的研究議題以「探討影響父職角色相關因素」之研究佔最多數,其次為「討論父職角色內涵」的研究。在研究設計上仍以「問卷調查」與「訪談」(佔85%)為資料收集的主要方式。對研究對象關注的角度,則隨著年代的遞進,而有所轉變。於1986-1990時期開始,由比較傳統的「單工作家庭」與「雙工作家庭」(即雙生涯家庭)的父親角色開始,至1991-2000年間研究對象轉移至處於不同家庭週期的家庭(包括初為人父階段、育幼階段、小學生之父親以及大專生的父親角色等),在2000-2006年間的研究對象則呈現出多元家庭百花齊放的父親角色形象(涵蓋軍職父親、男受刑人、大陸台商父親、台越家庭之外籍配偶父親以及兒童保護案件中的施虐父親等)。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adopted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to analyze 73 fatherhood studies conducted in recent 20 years in Taiwan.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d: (1) the majority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factors affecting fatherhood, (2)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research methods wer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and (3) the trend of the research topic shifted from the comparison of fatherhood in traditional and double-income families, to fatherhood in different family life-cycle, and to fatherhood in families of multiple styles.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future research.

並列關鍵字

Fatherhood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參考文獻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8。
王行、莫藜藜(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王春美(2001)。父母知覺與祖輩親職教養行為一致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被引用紀錄


洪旋格(2021)。多子女家庭夫妻對母職角色認知的個案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7/ncnu202100343
陳韻如(2016)。幼兒父親父職參與之影響因素-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的模式建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90
蕭子喬(2019)。親職雜誌中「親職參與」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000001
鄭雅莉(2022)。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臺灣特殊幼兒家庭之親職壓力及其相關因素特殊教育季刊(164),1-11。https://doi.org/10.6217/SEQ.202209_(164).1-12
陳美璊(2020)。陪他走一段:自閉兒父親的生命敘說研究特殊教育季刊(154),13-25。https://doi.org/10.6217/SEQ.202003_(154).13-2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