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02.239
  • 期刊

非「常」女子:論魏晉南北朝志怪異類產育情節的性別意義

摘要


「常與非常」是當代學界展讀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時一個重要的理論,以生產和變化作為正常和非常的象徵,使得違常的生產具有映照現實、進一步解讀的內涵。但細究魏晉南北朝志怪中異類產育情節的內涵,異類產育未必作為大亂徵兆,敘述的重點反而聚焦於生產出非人生物所造成的驚詫。而產下異類的原因多元,不論人與異類、人與人、或人受到外在感應,都可能造成同樣的結果,顯現出受孕原因與過程的不確定性。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讀者往往站在男性的視角,在異事揭露的當下才遭受奇事的震懾;相較於此,女性則多數扮演著私下與妖魅暗通或振振有詞解釋緣由的角色。如此一來,男性與讀者裹挾社會文化、分類判準成為故事中的「正常」,女性不但是異類的載體,同時也與異類共謀顛覆人世既有知識和認知,即所謂的「非常」。這使得異類產育情節具有足以從各類故事原型和常與非常理論中單獨提出討論的價值,而性別在生產之事上的作用便是異類產育之所以特殊的原因。藉由醫療史、評論社會風氣的史料,可知時人孕產歷程的未知、萬物可相互感通的身體觀,以及社會上內外之防崩解的現象,是「異類產育」何以值得作為敘事重點的前因和背景。相關論述因而呈現出醫家、史家乃至小說家三者如何審視當時的女性,讓女人在與「正常」的社會形態同步的男人眼光下,成為了顛覆常態、成就「非常」的變因。除此之外,產下異類之後往往留存一個異類如何存於人世的問題。由於人類希冀恢復人世常態的心理需求,故事往往會以人妖分離作結,也就是志怪敘事上的除妖策略。而在異類產育故事裡,依著主導者的性別不同也產生不同的除妖策略,使得異類產育故事不僅是象徵著「違常」即「無效」,還體現出作為父、母在重繼嗣和重己出之間的人情差異。

關鍵字

六朝志怪 異類 生產 性別 常與非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