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8.106
  • 期刊
  • OpenAccess

後現代/後博物館-當代博物館評論的新走向

摘要


後現代社會的研究和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在當今哲學、語言、文學、建築、藝術等各方面激起陣陣漣漪。各種不同種類的博物館,從歷史博物館、美術館、科學中心,到動物園和植物園,涵蓋了相當寬廣的系列既具文化或政治的,也有美學面向的活動。博物館學的研究,關係到種種不同的學科:從歷史、人類學、符號學、藝術教育到管理學等等各學門的理論與實務,幾乎樣樣涉及,因此也是一個後現代思想和行動得以介入和混合的完美領域。從許多角度來看,博物館學將是「最後現代」的一門學域。本文回顧了晚近十年來,後現代理論在博物館界的發展。從博物館論述的政治學,博物館展示背後的意識形態,博物館如何透過蒐集、分類、展示來製造知識的「博物館化」過程等,描述重要文獻,加以羅列解析。在「解構」、「去中心化」、「不確定性」、「斷裂」等否定字眼所構成的後現代氛圍中,作者呼籲博物館從業人員不要走入虛無,而應反求諸己,冷靜探討並揭現我們自己在創造目前統馭博物館界的這些秩序和系統時,究竟扮演什麼角色?深思熟慮地分析我們在詮釋時所在的地位和策略,寄望能走出目前博物館界保守僵硬的意識形態,找到更多表達與批評在博物館展現「真理」的新途徑。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游舒雲(2009)。流動的文化資本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之特展」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1346
洪瑩甄(2005)。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500051
葉玉芬(2009)。人類學博物館表現原住民文化中數位化之議題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6/NTTU.2009.00001
李怡慧(2010)。符號學方法在博物館導覽解說應用之探究- 以北投文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009
李慧敏(2009)。博物館展示與文化觀:以臺博館及史前館臺灣原住民族展示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9.0004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