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239.69
  • 學位論文

臘狀芽孢桿菌C1L之磷酸轉移酶系統ptsG基因參與根分泌物調節其對玉米系統抗病性之誘導能力

The ptsG gene participating in root exudates-mediated systemic disease resistance-inducing ability of Bacillus cereus C1L in maize

指導教授 : 陳昭瑩

摘要


植物促生根圈細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是指能群聚於植物根圈之益生細菌,有些能促進植物生長,甚至可誘發植物產生系統抗病性。本實驗室前人自太魯閣國家公園之臺灣百合根圈分離出一PGPR菌株—臘狀芽孢桿菌C1L,已證實澆灌其菌液於根圈土壤,能有效降低百合灰黴病及玉米葉枯病的罹病程度。本研究欲了解玉米與臘狀芽孢桿菌C1L之間的交互作用,從實驗室前人製備之C1L轉位子突變株庫中,挑選喪失誘導玉米產生系統性抗病能力之突變基因-磷酸轉移酶系統(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 PTS)之葡萄糖專一型IIABC組成的解碼基因ptsG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細菌與玉米交互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植物行光合作用之部分產物會以根分泌物的形式釋放到土壤中,為植物與根圈微生物溝通的一種形式,透過C1L野生型菌株、ptsG突變株及ptsG(pLKptsG)互補株證明ptsG基因參與C1L對玉米根分泌物之趨向行為,以及在玉米根表的增殖數量。進一步藉由螢光報導系統分析證明ptsG基因之表現量受玉米根分泌物所調控,其中之有效成分應為多種醣類。由於破壞ptsG基因會減低C1L攝取葡萄糖的能力,也導致揮發性二次代謝物3-羥基-2丁酮(acetoin)及2,3-丁二醇(2,3-butanediol)產量減少,並經由溫室試驗證明此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作為玉米ISR之誘導分子。故而推斷臘狀芽孢桿菌C1L之ptsG基因表現量會受玉米根分泌物調節繼而正向影響趨向性、根部群聚能力及二次代謝物生成,以誘導玉米之系統抗病性。

參考文獻


曾安慈。2010。臘狀芽孢桿菌於玉米根圈群聚與誘導抗病能力相關性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碩士論文。臺北。臺灣。76頁。
楊耿豪。2007。臘狀芽孢桿菌C1L菌株誘導玉米系統性抗葉枯病之應用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碩士論文。臺北。臺灣。78頁。
林玉儒。2008。臘狀芽孢桿菌C1L菌株在臺灣百合群聚能力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碩士論文。臺北。臺灣。88頁。
陳文雄、張煥英。2001。有機栽培蔬果之害蟲防治技術。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11,頁1-1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改場。臺南。臺灣。
楊琇萍。2008。臘狀芽孢桿菌C1L菌株揮發性氣體促進植物生長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碩士論文。臺北。臺灣。60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