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239.195
  • 學位論文

祈願如潮--臺南三山國王廟的建築文化與歷史脈絡

Chi Yuan Zu Chao--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ainan San-Shan Kings Temple

指導教授 : 陳芳妹

摘要


本文以臺南三山國王廟的視覺現象以及背後歷史文化脈絡為主題,首先針對臺南三山國王廟現存的建築風格的視覺外觀、風格特色,做出清晰的分析與描述。進一步關心這樣的藝術現象是如何被形塑,可以透過文獻與物質資料的比較和分析,來歸納臺南三山國王廟在清代的興修中,建築物是如何被信眾創建、興修,以致於形成今日的規模與狀態。 近年出土地基發現,在清代早期臺南山國王廟與韓文公祠顯然是兩間獨立的廟宇。現今以三山國王廟中心的建築型態、藝術表現,顯然存在著一個歷史與建築的變遷過程,與其信仰原鄉的廣東地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是故,本文也嘗試透過田野的實地調查,描繪了廣東地區不同方言群所呈現出來的不同建築風格。將臺南三山國王廟置入這樣的光譜中,強烈顯示出其中具有濃厚的潮汕建築傳統的成分。 這種「如潮」的祈願,不只表現在信仰對象的挑選上,也表現在其建築文化上。該廟獨特的風格特徵,追溯起來,也隱然藏身這種「如潮」的願望中,體現在建築文化表現的物質層面。粵人移民傳統社會中處於領導地位的文人與官員,較傾向於具有儒家色彩的信仰。非士大夫階層的群眾們,則崇敬故鄉的福神三山國王。後來隨著臺南府學地位的衰弱,潮州商人階層可能在光緒年間取得了廟宇的主導權,也導致三山國王廟吞併韓文公祠的結果。天后聖母則可能因為某種程度上扮演了與其他族群交流的角色,進而與韓文公祠分庭抗禮。於是在今日所遺存的臺南三山國王廟建築中,便可以看到三祠並立卻獨尊三山國王的視覺現象。藉著建築出潮州風格的建築,祭拜著潮州原鄉的神祉,當時的移民們不但表現出對故鄉的文化記憶,也是面對仍然不穩定的移民社會中,許許多多競爭挑戰的反應。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17.柯萬成,〈屏東內埔昌黎祠之創建及其相關問題〉《漢學論壇》第一輯,2002.06,頁93-104
23.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六期,頁1-60
29.___,〈民間信仰與韓江中下由地方社會的變遷〉《東吳歷史學報》第14期(2003.12),頁37-75
32.陳芳妹,〈物質文化與族群識別問題—以鄞山寺八卦文鐵香爐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2期,頁89-190
34.陳玉美,〈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二份分,頁415-443。

被引用紀錄


饒祖賢(2016)。日治時期神岡呂家與后里毘盧禪寺的建築新樣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161
徐慧娟(2011)。新莊廣福宮信仰與儀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102201104053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