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0.10
  • 學位論文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德教信仰與群體認同的複雜性——以檳城州慶安村為例

The Dejiao Belief and the Complexity of Identity in Chinese Societies of Malaysia: A Case Study in Qing-an Village, Penang.

指導教授 : 王梅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族群關係自馬來西亞(Malaysia)成立以來便是國內政治勢必關注並諸多協調的議題。馬來西亞的大環境雖然沒有提供華人社會更多的身份選擇,但各種生活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其認同是多層次而不穩定的。本文將透過馬國檳城州慶安村德教團體的發展變遷與信仰內容,探討當地華人社會的形態與處境。 一九七〇年以後開始在慶安村蓬勃發展的德教團體,表面上無異於當地民間信仰原本祭祀的公廟與神壇,但兼負慈善機構和福利社團的多元性質使它們超越宗教祭祀場所的地位,並廣受村內外善信的歡迎。慶安村德教團體承認所有華人民間的神明,並且在與神明接觸的扶鸞儀式中尋求解決疑難雜症的方法。他們在與神明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地累積對神明的來歷、性格、喜好以及能力的認知。 不同德教團體的神明都有各有擅長的角色與特色。透過扶鸞儀式中神明/乩生的詮釋,這套秩序裡頭所有的魂魄(包括神明與鬼魂)都被供奉在相應身份的空間位置上,並且必須在固定的時間接受祭祀。時空的錯位或儀式中的失誤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災禍。有鑑於此,德教團體一年之中會定期進行各種能夠完成人觀價值的儀式活動,以滿足當代社會各種善信的需求。 總的來說,華人認同在馬國族群分類的框架下,很容易讓人忽略它所指涉的群體背景並不一致。馬國華人除了是早期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省份區域的移民後裔,又分佈在殖民情境及政經角力各異的馬國城鎮,彼此的文化生活受到各種歷史與環境因素的影響,其維繫認同與文化機制的方式需要不斷地透過儀式活動再實踐。華人社會時常發生的角力與競爭也是他們不斷找尋與確立自身文化的一種方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李亦園 (1965). "馬來亞華人社會的社團組織與領袖結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20: 1-45.
葉春榮 (1993). "人類學的海外華人研究:兼論一個新的方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5: 171-201.
Carstens, S. A. (2005). 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 stud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DeBernardi, J. E. (2004). Rites of belonging : memory,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 (1995[1912]).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Free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