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61.246
  • 學位論文

臺灣中北部陸棚底魚漁獲組成特性年間指標變動之研究

Yearly Fluctuation of Groundfish Composition Indices Inferred from Data Collected by Taiwanese Trawlers Fished on the Shelf Areas off Northern and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 : 葉顯椏

摘要


本研究係依據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底魚生態力學研究室提供1974-2006年單拖漁船回報日誌漁獲資料,以底質別、年間別、及選取重要漁獲組成別,探討(1)Shannon index(H’);(2)Simpson index (D);與(3)前三位之正典變值(first three Canonical variates)等多樣性指標(Diversity index)之年間變動情形。 結果顯示:(1) 彙總歷年臺灣拖網漁船回報日誌計196個十分方格底質分布,除觀音凹陷12格與雲彰隆起16格分別為泥和沙外,其餘皆與Niino及Emery 1961年臺灣周邊底質報告完全符合;(2) 各底質內之重要漁獲皆為白帶、烏賊、海鰻、柔魚、蟹類、黃花、白口和蝦類等,但居中所佔比重與順位略有出入;(3) Shannon index (H’)與Simpson index (D),對應此漁獲資料所得之數值於混合底1991年後有劇降的趨勢,CVA第一特徵變值走勢相反,肇因於蝦類大量豐度與群落均勻度的概念衝突;而沙、泥底H’與D皆未能敏感反應其年間組成變化,前三位之正典變值卻存在顯著的年間起伏;(4)CVA結果顯示沙底於1974年~1988年十五年內的變動主要以蟹類、烏賊、黃花和蝦類等組成;泥底則以蟹類、烏賊及黃花;而混和底1974~2006年三十三年內得由蝦類、蟹類、柔魚、白口、黃花以及海鰻來探討;(5) 三新特徵軸於沙底有81.8%、泥底有77.6%以及混合底有79.4的解釋度,皆有三分之四強以上詮釋漁獲組成的能力;(6) 年別漁獲組成正典變值空間分布顯示隨年間遠近,沙、泥底皆有一連續且具方向性的趨勢變動,而綜合底在90年代初期有往70年代移動的現象,而後期往80年代移動。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2. 林翰飛.2008.台灣北部海域單拖漁船漁獲組成與群聚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4. 田士金. 2008.東海中部底棲魚類資源之評估與管理.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1. 田士金. 1995.中國東海東南區底棲魚類之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蕭益清.2006.東海南部1990-2003年間底棲資源豐度指標之標準化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Niino, H. and K.O. Emery .1961. Sediments of shallow portions of East China and South China Sea. Geol .Soc of Amer.Bull.72 731-762

被引用紀錄


程予(2013)。中國陸棚底棲魚類資源1974-1989年間之時空分布特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26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