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200.197
  • 學位論文

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以檢察機關偵查資訊之釋出為中心

Investigation Secrecy and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 A Focus on the Disclosure of Investigatory Information

指導教授 : 黃錦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從實務觀點探討刑事訴訟法上偵查不公開之界限,尤其是保密偵查資訊與新聞自由之間的衝突應如何解決,此牽涉憲法上基本權相互衝突時,應如何權衡、協調之問題。欲解決兩者之衝突問題,須先瞭解偵查不公開原則之內涵,筆者擬從理論及實務兩方面加以探討。理論面上,將介紹偵查不公開之歷史、立法沿革、目的、規範客體及界限所在,並比較各國關於偵查不公開之法制內容,以之作為我國制度之借鑑。至於實務面,則分析重要實務案例,並依筆者經驗提出分析與評論。其次,新聞自由之內涵對於本研究亦極為重要,故筆者從新聞自由的歷史談起,介紹其內涵、理論基礎以及界限。 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衝突時,由於涉及諸多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故應從憲法之觀點加以解決。在理論上,兩者的衝突可細分為「偵查權行使與新聞自由的衝突」及「人民基本權與新聞自由的衝突」。前者為「對基本權限制」的問題,後者則是「基本權衝突理論」,筆者將分別介紹外國及我國之釋憲實務,並加以分析、評論。 最後,筆者依自身擔任機關發言人的經驗,對於偵查不公開之新聞處理提出幾點建議。在新聞處理原則方面,發言人應熟悉媒體生態,建立與媒體的互信溝通管道,並於過程中審時度勢、隨機應變。至於在新聞發布技巧上,新聞稿的製作必須「新聞化、口語化、大眾化」,不宜加入個人之主觀評論或臆測,並將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區別處理,以符合其對於時效性之需求。機關發言人應隨時增進個人能力,在辦案經驗及公關技巧上累積豐富的實務歷練,配合臨場表現與事後檢討,必定能妥適處理檢察機關與新聞媒體之間的利益衝突,達成促進社會公益、維持治安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8.陳儀芳(2008),《偵查不公開原則VS.媒體報導:以南迴鐵路列車出軌命案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新民(2005),《憲法學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4.李瞻(1987),〈從力行哲學探討新聞道德與新聞自律〉,《新聞學研究》,第38期,頁1-50。
5.盛美元(2005),《偵查不公開原則—兼論與洩密罪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林紀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被引用紀錄


林庭瑋(2016)。論偵查不公開於偵查程序中之落實-以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之衝突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627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