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7.212
  • 學位論文

教育管制與平均每生成本:公民營中小學之比較分析

指導教授 : 吳聰敏

摘要


我們的研究發現,教改成效不彰的原因是改革措施並未掌握到問題的根本。主要問題是公營學校缺乏誘因機制 (incentive)。 欲提升教育服務品質,學校制度必須有提升品質的誘因。若缺乏誘因機制, 則增加教育支出不會提升教育品質。不幸的是, 台灣在1990年代初期以來教改運動之成效有限,我們認為問題也就是在此。 我們比較分析台灣公民營學校之平均每生成本,以間接驗証誘因與品質之關係。為了正確明瞭每生單位成本中資源耗用的情形, 本文採作業基礎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來估算成本。並以教師實際薪資、職員實際薪資、每生經常支出、每生資本支出及每生使用土地成本,作為各項作業成本之分攤基礎。 具體言之, 我們比較公民營學校之成本差異,並以實際案例說明, 若選取服務品質 (升學率) 接近的兩家公民營學校來比較,公營學校的平均每生成本遠高於民營學校。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BC(Activity-Based Cost)

參考文獻


Burch, J. G.(1996),”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Modern Approach”,楊振昌、賴建文譯, 台中:滄海。
Chubb,John E. and Terry M. Moe(1990),”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ton, D.C.
Hanushek,Eric A. (2003),“The Failure of Input-Based Schooling Policies”, Economic Journal, vol.113, p.F64--F98.
OECD(),”Expenditure o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s a percentage of GDP for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OECD, URL = http://www.oecd.org/topicstatsportal/0,2647,en_2825_495609_1_1_1_1_1,00.html.
吳聰敏.林全(1994),”台灣的教育管制”,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台灣的教育改革』,p.81—105, 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