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5.121
  • 學位論文

以賽局模型分析獨立董事於公司治理之實質效能

指導教授 : 林修葳
共同指導教授 : 王文宇(Wen-Yu Wang)

摘要


摘要 我國中小企業於推展上市(櫃)時,須符合「上市(櫃)審查準則」中關於獨立董監事之相關規定,此乃財政部為達到企業「公司治理」的手段。但是,這樣的規定是否能真正幫助我國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的達成,此為本文之研究重心。 本文肯定獨立董事制度的引進對中小企業之公司治理有幫助,但也發現「獨立董事」於中小企業之公司治理中所發揮的效能,會隨著該公司之股權結構、獨立董事的聲望水準、股東訴訟制度是否建全、相關法律結構規定是否有作因應的調整、獨立董事與經理人是否具備股東身份或是否參與盈餘分配…等等而受不同程度的影響。現行法令強制設立獨立董事的結果,未必有利於解決中小企業之代理問題並達到社會福利最大之結果。 據模型分析結果,本文得到之研究結論為: 一、當企業之經理人對獨立董事有下一期「續聘」(適用Sequential Game之模型)之權力時,獨立董事會有與經理人合作的「動機」,並可能產生勾結之約定,而遵守「約定」更可以建立其信用(Credit); 二、獨立董事的聲望水準應符合一定門檻以上,否則獨立董事有可能失去其獨立性而選擇與經理人勾結,不能為獨立的監督,致中小企業之公司治理亦無法達成; 三、獨立董事按現行法令,持股不得超過1%,但是本文模型研究發現若能使獨立董事享有類似股東的「盈餘分配請求權」,獨立董事對於經其參與決策過程的專案,可以享受相當比例的專案盈餘或虧損時,獨立董事會更用心於公司之經營,更不會因為其「獨立性」,而完全「獨立」於公司利益之外,反而變得對公司的營運效能變得漠不關心; 四、我國的股東訴訟制度,對股東提起訴訟的限制甚多,尤其「代表訴訟」部分會發生嚴重的搭便車現象,而建全的股東訴訟制度對「公司治理」絕對有正面幫助,如何加強小股東提起訴訟以保障自己權利的動機,可為未來修法方向; 五、我國公司法採大陸法系的「董監二元制」,而非英美法系的「董事一元制」,而「獨立董事」制度係引進美國,如何區分獨立董事和監察人的權與責,兩者意見不同時該如何,乃我國現行實施彈性雙軌制會發生的問題。 本研究共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為公司治理介紹與文獻探討,首先說明公司治理的制度,次就「獨立董事」於公司治理所發揮之效能作中外文獻探討; 第三章介紹研究方法,定義各種賽局模型,並藉由各種模型之運用來闡明及定義「公司治理賽局」之參賽者。第四章為模型建立與分析,藉由各種模型假設之建立,推導出各種模型假設下之均衡結果,並加以分析比較。第五章彙總本研究之結論,並說明研究限制及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19. 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論—超越「獨立董事」之迷思,台大法學論叢第29 卷第四期,民國89年7月
20. 黃銘傑,交叉持股 vs. 公司監控,台大法學論叢第30 卷第一期,民國90年
1. 王文宇,設立獨立董監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未出版論文,民國93年
22. 葉銀華、李存修,健全台灣之公司治理機制——從台灣出發,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準則委員會研究計畫期中報告,民國92 年3 月
Ad Hoc Task Forc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1999,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KDI/OECD Conferenc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被引用紀錄


許祖豪(2014)。影響董監事酬勞之因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1231
胡鈞婷(2007)。獨立董事.公司績效與董監酬勞之關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700
Hung, K. Y. (2005). 獨立董監事與公司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0398
周俊安(2009)。獨立董事行為之賽局模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1072009201241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