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0.109
  • 學位論文

命運觀的兩種詮釋類型──以王弼和程頤為研究中心

指導教授 : 林麗真

摘要


本文的問題意識有二:其一是從「力、命關係」的角度作觀察,探討在王弼和程頤的命運思想中,兩人面對「命限」的態度有何不同?此並涉及「安命」問題的探究。其二則從「思想交融」的角度作觀察,探討王弼與程頤的思想在多種思想並存的時代背景下是否發生融合與變化?若有,則這些融合與變化,又是如何出現在他們的命運觀點中? 研究方法方面,在「力、命關係」的討論上,筆者於「人力」方面析出「德」、「學」、「志」三主題,在「命運」方面則以「時」、「位」兩大命限作討論。 所謂「時」的命限,其內涵有兩個面向,一是「大時代」的環境,亦即「時運」;一是「個人」的遭遇,所謂「時遇」、「時機」。而「位」的命限,乃指社會性方面的「地位」、「位分」、「位階」……等對人的限制。「位」的限制會影響人的「社會生命」(如「尊卑貴賤」等),「時」的限制會影響人的「自然生命」(如豐年荒年的「時運」造成「壽夭病健」的不同),也會影響人的「社會生命」(如時遇、時機的好壞影響人的「仕途」),因而筆者試圖透過「時、位」兩大要素的討論,提綱挈領地呈現全幅「命限」的樣態。 至於從「人力」方面析出「德」、「學」、「志」三主題,乃因「德、命關係」是歷來各種思想、宗教討論命運的重點;而「學、命關係」的焦點則有二,一是「聖人可學與否」,一是「才能技藝可學與否」,兩者都關乎人對天生所命的「氣稟限制」之超越,此外,程頤提出「位各稱其德」的思想,王弼則認為「物有其分,職不相濫」的「位分安排」乃是依照「自然之質,各定其分」的「自然性分」而定,因此聖人可「學」與否的問題,在王弼及程頤的命運詮釋中便關乎人能否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問題;「志」方面,「意志」與「命運」乃是歷來討論命運者所關注的重點之一,「志、命關係」的討論可以包括三個面向,一是人是否該以「意志」去干涉命運的走向?以及人是否能以意志「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有當命運不能改變時,人能否「不被命運支配」而以意志「決定」自己所欲為的事情?本文期望透過各關鍵主題的析論,對兩人命運詮釋中的「力、命關係」有一全面而系統的論述,並從兩人對「力、命」問題的觀點看出其思想精神的差異性。 在「思想交融」的探討上,本文著重於觀察王弼和程頤的命運詮釋類型對儒、釋、道分別有怎樣的批判、吸收與轉化?又他們在思想交融下所產生的觀點變化,是如何呈現在各自的命運詮釋裡?

關鍵字

命運 王弼 程頤 力命關係 思想交融 天人關係 玄學 理學

參考文獻


王曉毅,《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6年
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1989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1985年
余敦康,《中國哲學論集》,瀋陽:遼寧大學,1998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