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清代揚州學者劉文淇家族之《春秋左傳》學為研究範圍,人物包含劉文淇、劉毓崧、劉壽曾兄弟及劉師培,著述包含《左傳舊疏考正》、《左著舊注疏證》及劉師培《春秋左傳》學相關著述九種。 儀徵劉氏是清代中晚期最重要之經學家族,亦是揚州學之代表人物,其學術以經學為主,在校勘學、方志學方面皆有突出之成就。劉氏之經學以《春秋左傳》學為重心,主要繼承清初以來考據學家之治學方式,梳理《左傳正義》之編成方式,以此而作《左傳舊疏考正》,之後以此為基礎,考論六朝及漢代之《左傳》學,以此而作《左傳舊注疏證》。 劉師培《春秋左傳》各書重點在於歸納《左傳》義例,用以證明《左傳》確實是為闡釋《春秋》而作,以此辨駁劉逢祿、龔自珍、康有為、廖平等《公羊》學者之議。其論著方式雖與《左傳舊疏考正》、《左傳舊注疏證》不同,但仍承繼家學。 本論文考察儀徵劉氏《春秋左傳》學之形成過程,分析其內容,闡述其之特色。論文章節安排,先論述劉氏各書之撰述過程,探討其學術觀點之形成問題,在分別就《左傳舊疏考正》、《左傳舊注疏證》及劉師培著述逐部分析,理解其學術內涵,最再就清代學術之發展,分析其著述在清代學術史中呈現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