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250.4
  • 學位論文

飼料中不同蛋白質及蝦頭粉含量對日本龍蝦成長之影響

Studies on optimal dietary protein level and shrimp head meal supplements for Japanese spiny lobster,Panulirus japonicus

指導教授 : 廖文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分成兩組實驗:一、飼料中最適蛋白質需求量之探討;二、 在飼料中添加不同蝦頭粉含量對日本龍蝦成長之影響。試驗一飼料粗蛋白41.9~58.2%,粗脂質含量7.6~12.1%,試驗龍蝦初體重32g,在試驗開始16週後試驗龍蝦的成長以P52-L8組的增重率(139%)及飼料效率(36%)最佳,但與處理組P48-L8在統計上並無顯著差異(p>0.05)。各處理組之增重率91~139%而飼料效率22~36%,存活率均為90%以上,即配製的人工飼料在成長上均明顯大於餵食蝦肉的對照組(p<0.05)。 試驗二飼料的粗蛋白質44.6~47.0%,粗脂質含量7.6~8.9%。試驗龍蝦初體重56~68g,飼育八週後增重率及飼料效率皆以P47-S5組最佳。雖然成長效果並無隨飼料中蝦頭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趨勢,但配製的人工飼料的成長效果明顯大於餵食蝦肉的對照組(p<0.05)。根據實驗一與實驗二的結果顯示,日本龍蝦在飼料粗蛋白質含量為48%及脂質含量為8%,P/E ratio約為136 mg protein/Kcal時有最佳的成長效果。

關鍵字

日本龍蝦 蝦頭粉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張以杰(2005)台東沿海密毛龍蝦生殖生物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p1-132。
何平合(1985)臺灣北部沿海日本龍蝦生物學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p1-56。
陳郁凱(2005)以台東沿海密毛龍蝦之體長資料估計其年齡、成長與死亡率以及單位加入生產量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p1-83。
黃榮富、陳永樹、翁焱、何平合與游祥平(1988)台灣北部沿海長腳龍蝦之生物學研究,台灣水產學會刊,15:1-10。
Alava, V.R. and Lim, C.(1983)The quantitative protein requirement of Penaeus monodon juvenile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quaculture, 30:53-61.

被引用紀錄


黃盈瑋(2009)。台灣東部沿海密毛龍蝦之脫殼成長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5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