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8.82
  • 學位論文

新竹地區建地土地利用變遷模式之建立

Modeling Urban Land Use Change - A Case of Built-up Area in Hsinchu

指導教授 : 蔡博文

摘要


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地理學研究中重要的課題,土地利用變遷是人與環境的互動表現在空間上的具體結果。20世紀以來,工業化帶來的人口急速成長與都市化現象成為影響土地利用變遷的主要作用力之一,都市土地利用相關研究議題重要性日益彰顯。都市是包含人口、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多元現象的複雜系統,影響其發展的因素相當複雜。研究選擇近年來快速變遷的新竹縣市地區為研究區,藉由分析該地的建地變遷空間型態,討論其發展趨勢,並進一步找尋影響其變遷的決定因子為何,建立變遷模式,以了解該地區都市成長是受到什麼因子左右。本文依據不同年度 (1982年、1988年、1994年與2003年) 的建地資料,先利用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分析新竹地區建地空間分佈型態。並依不同時期 (1982年-1988年與1994年-2003年) 的建地資料,分析其變遷型態並建立建地變遷解釋模式。1982年-1988年邏輯迴歸模式研究區限於新竹平地區域,研究結果顯示距道路距離、坡度與海拔高度為影響該時期是否有新增建地的主要因子;1994年-2003年的模式研究區除平地區域外,山坡地也在討論範圍內,分析結果顯示距道路距離、坡度與距城鎮距離為主要影響建地變遷的決定因子。而新增建地是遠離舊有建地發展,並有往海拔高度較高的地區發展的趨勢。研究結果顯示在僅應用區位條件空間變數與自然環境變數情形下,以單一類型土地利用類別所構建之解釋模式的確可對新竹地區1982年至2003年建地新增情形進行有效、合理的解釋。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Built-up land change Logistic regression GIS LUCC

參考文獻


吳振發,林裕彬 (2006)汐止市土地利用時空間變遷模式,都市與計劃,33(3):231-259。
周天穎,簡甫任,雷祖強(2003)都市地區土地利用變遷量化分析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6(1): 105-130。
林裕彬,吳振發,鄧東波(2004)景觀生態面指數分析汐止地區1990~2001年土地利用時空間鑲嵌特徵,都市與計劃,31(3):239-268。
胡太山,解鴻年,薛卜賓,賈秉靜(2006)從人口與定住向度探討高科技區域空間之演進—以新竹科學園區暨週邊地區為例,環境與世界,14:1-28。
謝啟賢(2007)養殖土地利用變遷預測模式之建立-個體施為取徑,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楊書婷(2008)。空間異質性對土地利用變遷模式的影響:新竹市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4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