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104.109
  • 學位論文

效益移轉模型之建立與比較分析─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價值移轉之檢視

指導教授 : 吳珮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過去習慣以非市場財貨價值評估法,來評估自然資源與環境財貨之價值,但是使用這些方法來進行自然資源與環境財貨之價值評估時,特別是條件評估法,通常必須透過問卷調查來蒐集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資料,如此往往必須耗費大量的研究時間與金錢,然而礙於時間與金錢的限制,研究單位無法經常執行新的調查研究來評估自然資源之價值,只好忽略不計該環境財貨之市場價值,或是一直沿用過去所評估過的結果,使得無法即時對環境財貨做出妥善的規劃與管理。此外,臺灣開始著手綠色國民所得帳的計算,用以衡量臺灣經濟發展與環境品質之關係,因此政府勢必要掌握臺灣所有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之經濟價值,即使不能隨時操作調查研究以取得所有資源的最新價值,至少也要每年更新一次。因此,效益移轉方法是能解決非市場財貨價值評估法在使用上的限制,同時又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所有自然資源之價值的方法。 於是分別利用三種常用的效益移轉方法,搭配不同的推估方法與函數型式來推估效益平均數移轉模型、效益函數式移轉模型,以及統合迴歸模型,從中選取適合臺灣自然資源與生態財貨之效益移轉模型。推估結果以統合迴歸模型最適合用來推估臺灣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之效益移轉模型,並且以修正過非均齊變異性之線型函數型式的統合迴歸模型(HET模型),其移轉效益為所有推估模型中,與原始研究所獲得之實際價值最為接近者。 此外,無論是以何種效益移轉方法,其所能得到的結果都可更全面性進行多項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價值之評估,這樣的特色是相對於傳統的非市場財貨評估法,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就單一特定自然資源或環境財貨進行調查更具有優勢之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benefit transfer Green GNP meta-analysis evaluation

參考文獻


吳珮瑛、謝雯華,1995。「環境財需求函數之估計:封閉式條件評估模型之比較分析」。『農業經濟叢刊』。1:1-46。
吳珮瑛、鄭琬方、蘇明達,2004。「複檻式決策過程模型之建構:條件評估法中抗議性答覆之處理」。『農業與經濟』。32期,29-69。
吳珮瑛、劉哲良、蘇明達,2005。「受訪金額在選擇式條件評估支付模式的作用—引導或是誤導」。『農業經濟半年刊』。77期,1-43。
汪大雄、王培蓉、林振榮,1999。「扇平自然教育區遊憩效益之經濟評估」。『臺灣林業科學』。14(4):457-468。
汪真滿、陳凱俐,2000。「遊憩資源之遊憩效益評估—以宜蘭縣為例」。『宜蘭技術學報』。5:91-104。

延伸閱讀